2月7日,是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王南豪与韩琪举办婚礼的大喜日子。他们选择在家里举办婚礼,婚宴也只有6桌。虽然规模小、流程少,但热热闹闹的气氛一点也不比在城市大酒店差。在当地,婚事零彩礼流行起来了,文明超市兑换的人多了,村容村貌更美了……
将“俗成”变“约定”
“邻里随礼是100元,亲戚是200元,都是礼尚往来,轻来轻去,但礼轻情意重。婚宴帮忙的都是左右邻居,也没请厨师,只安排了几桌伙食,一场婚礼下来比在城里要节约三四万元钱,减轻了负担,氛围也不比城里差。”王南豪说。
黄铺镇黄铺村党委副书记王景申告诉记者,如今,黄铺村全村64个村民组都结合实际制定了“组规民约”,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召开季度理事会、年度评议会等方式,不仅让规约“严”于纸面、“跃”于墙上,更“印”在群众心里。
王景申介绍,近三年来,该村举办红白喜事210余次,累计给村民减负200余万元。“移风易俗不仅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培育了文明乡风,为我们村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老乡贤”走村入户倡新风
来到油坝乡崔仓村,5.4公里长的油崔路十分通畅,村道两边人居环境美丽,人行其中如在画中游。
崔仓村支部书记汪全海告诉记者,油崔路原计划3个月工期,通过“五老乡贤”给群众做思想工作,祖坟迁移等最难啃的硬骨头,都被“五老乡贤”一一攻克,最后道路一个月就完工了。“春节假期,一些游子归乡,都为油崔路点赞。”
崔仓村五老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11月,以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主体,他们在闲暇之际,积极上门走访,发放倡议书,以拉家常的方式进行移风易俗宣传,把婚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等新观念带入各家各户。
艺术宣传润心细无声
“婚姻不是买卖,彩礼不是标准,真心相爱才最美好。”1月24日,在潜山市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小品节目《不一样的“彩礼”》获得现场观众的一致称赞。“我们通过小品的形式,把移风易俗的观念传达出来,宣传好新风正气。”文艺志愿者汪洋高兴地说。
据了解,为引导群众建立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使文明新风理念深入人心,潜山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设立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内容,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宣传特色,引导干部群众摒弃陈规陋习。
潜山市文明创建中心副主任余雪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该市将针对移风易俗工作长效难、易回弹的特点,在找准抓实移风易俗关键点、发力点、突破点上继续下功夫,让新时代文明新风吹遍城乡每个角落,吹进群众心坎里。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六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