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甥大学毕业后,就和女朋友到上海闯荡,婚后两人都把精力放在事业上,工作表现优异,前年因上海市人才引进政策,作为所在公司的优秀员工,他们的户口被准迁到浦东。
知恩思报,在自己小家庭还没有买车的情况下,去年在外甥媳妇的支持下,他们花了30多万元,给我小妹,买了一台全新的奔驰车。
外甥读中学时,迫于生计,小妹打过很多份工。她做过售货员,也当过仓库保管员。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之后她又辞去其他工作,去一家报纸发行站做投递工作。因为那时候,那份报纸早上五六点就可以投递,投递结束后可以做点家务。
妹夫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收入有限。虽然生活过得捉襟见肘,可为了方便接送孩子,小妹和妹夫还是节衣缩食,花费近7万元买了一台小车,虽说那只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交通工具,可毕竟实现了有车的梦,那台车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可想而知,特别是寒冷的冬夜里、盛夏的烈日下去接送孩子时。
手捧鲜花,在4S店接到儿子送的新车后,小妹就在思考怎么处理旧车。本来想给在合肥工作的大外甥做代步工具,可是国家对购买新能源车的补助政策,再加上大外甥认为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较低,反复考虑后,他还是新买了一台电车,就这样小妹的旧车闲置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等保险公司联系购买保险,小妹去启动旧车时,才发现电瓶已严重亏电,于是在买车险的同时急忙换了个新电瓶。
之后小妹也联系过二手车商,可由于对方出价过低,而且卖出去后,极有可能被报废处理,小妹又犹豫了。
前两天,见到小妹时,她眉开眼笑地告诉我,旧车已经4000元卖出去了,听到卖出的价格,我瞬间迷糊了,这不是比二手车商出的价格还低吗?
原来,小妹是把旧车卖给了一个熟人。她之所以低价出让,是因为对方买车主要是为了接送读高三的女儿,这或许让她想到了当年自己的过往,特别是接送孩子的往事。
小妹接着说:“这辆车是卖对了。过新年,买新车。对方虽然买的是一台二手车,可我感觉她的幸福感不亚于买新车。车子过户后,对方第一时间就开车去看她住在农村老家的婆婆。无论是培养孩子,还是孝敬长辈,对方买车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家人的幸福感。价格是其次,这样的人,我当然愿意把车卖给她!”
当初从乡村到阜城租房,陪两个外甥读书时,小妹从没有带孩子去外面吃过早餐。用她的话说,买早餐的钱足够他们买点猪肉,周末家人在一起改善一下生活。
如今两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学有所成。经过多年的奋斗,妹妹和妹夫已定居城区,真正实现了有房有车的梦。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小妹卖车的纠结,当有对辛勤劳作、过往岁月割舍不去的情感,可告别过去,迎接她的应该是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