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路过温暖
□王唯唯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天傍晚我都会去离家不足百步的银河公园散步。日子久了,发现一位老太太每天这个时候,就坐在临街的一个石凳上,看着车来人往,一坐就是大半天。有一次,我主动走过去陪她说说话。
  老太太姓马,老伴去世多年,有一个女儿在上海,一个儿子在深圳,各自都已成家并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问她为什么不去孩子那住,回答是守着死老头子过,也图个清静。
  从此,每次遇见,我都会停下脚步和她打个招呼。
  去年八月中旬,我外出旅游一个多星期,回家后的第二天傍晚,我照例去公园散步,远远地就看见老太太依旧坐在那。快步到她身边:“马老太太,您好啊!”老太太一见是我马上起身说道:“啊呀,我好多天没看见你,急死了,还担心你是不是病了。”她拉着我的手,有点激动。
  我扶着她坐下,问她是不是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老太太说:“我家孙子考上大学啦,我给你留了喜糖和喜烟。”说着,她颤巍巍从口袋里掏出糖和烟,“这些天,我天天都把它们揣在口袋在这里等你。”因为说话有点急,她有点气喘。我轻轻拍着她后背,看着手里的喜糖和喜烟,点滴温热,汇聚暖流。如果我母亲在世的话,现在也是她这个年纪了。拉着老人的手,我感受到了母亲般的温暖和疼爱。
  那天一大早从菜场出来,路过一个巷口,见一对老人,一高一矮并排坐在巷口。他们周围摆放着的全是竹器,这是一对卖竹器的老人。
  就在我与他们擦身而过时,听见坐在矮竹椅上的老太太说:“你先吃!”像是一般的谦让,但“吃”这个动词则不经意地透出无限亲密。坐在高竹椅上的老伯伯说:“你先吃。”老太太又说:“你先吃。”像是真切的劝让。老伯伯则含一丝笑意刚要说话,老太太再次道:“吃吧吃吧。”其表情口气既像一位任性的少女的娇嗔,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对着不听话的孩子。
  老伯伯到底没有“犟”过去,就在他张口的一瞬间,我看见那是一张几乎没有牙的嘴。老伯伯慢慢嚼着的同时,又从老太太手中“夺”过勺根,从瓷缸里盛了满满一勺粥,又慢慢送到老太太的嘴里……
  我很难形容在那一刹的感受,但我肯定是被感动了。一辈子没有矛盾的夫妇应该是没有的,毕竟是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相异个体。包括眼前这对老人,能说他们年轻时没有过磕磕绊绊?但那一切都已是遥远的往事,他们的一问一答已脱离了最初的意义,而演变为一种充满柔情的对峙。
  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大家素昧平生,每天行色匆匆,擦肩而过。有时,我们会抱怨人世间的人情冷漠、人心难测,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阳光一样去温暖它,也许就会发现,其实,这个社会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深情,充满善意,充满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