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男子一晚憋醒几十次,开车犯困打盹
中国科大附一院创新术式拓宽“生命气道”

  该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陈传俊为患者做手术。 

  一晚上憋醒几十次什么感受?这并非夸张,而是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日常。“小叶医探”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获悉,该院近日为一位OSAHS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手术采用逆旋转迁徙设计、多术式叠加的正颌外科策略。术后,患者憋气症状消失,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已顺利出院。
   一晚憋醒几十次,睡个好觉成奢望
  今年40岁的李先生(化姓),多年来一直被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困扰。“一晚上最多能憋醒几十次,导致白天非常困,注意力集中不了,记忆力也明显下降。”不仅如此,李先生发现自己血压也逐渐升高,最让人担忧的是偶尔开车也会犯困打盹,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多导睡眠监测显示,AHI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30属于重度)为66,被诊断为重度OSAHS。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陈传俊介绍,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患者夜间频繁憋醒、血氧饱和度下降。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等。
  为了让自己“睡个好觉”,李先生跑遍了省内外多家医院,采取过多种保守治疗手段,也尝试过戴呼吸机睡觉,但机械噪音和不适感,导致一样难以入眠。最终,他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口腔颌面外科,寻求手术治疗的希望。
  多术式叠加施治,拓宽“生命气道”
  “大多数情况下,呼吸暂停的根源是气道狭窄、阻塞,多为牙颌面畸形如小下颌导致。而李先生并没有明显的牙颌畸形,考虑他是多因素导致的OSAHS,其中肥胖是因素之一。”陈传俊介绍,正颌外科手术可以移动颌面部的骨骼,扩大咽腔,改善上呼吸道的通气功能,尤其适用治疗颌面骨骼畸形导致的OSAHS。
  结合李先生的病情,陈传俊团队经过缜密研究和讨论,决定采用数字化设计逆旋转迁徙骨骼的“三术联动”正颌外科策略为李先生实施手术。所谓“三术联动”,就是一次在患者颌面骨骼实施三个不同的手术,即上颌骨LeFort截骨、下颌骨矢状截骨和颏迁徙,从而达到在三维空间上骨骼移动幅度的叠加效应,加上逆旋转移动颌面骨骼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大咽腔,最大程度实现上气道三维空间的拓展。
  2月12日,在麻醉科、手术室团队保驾护航下,历时5小时,陈传团队保驾护航下,历时5小时,陈传俊团队成功为李先生实施手术。据李先生描述,术后他的睡眠质量改善了很多,夜间憋醒症状已经消失。目前,李先生已经顺利出院。陈传俊表示,团队将定期随访,跟踪手术后的恢复效果。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通讯员 陈传俊 方咏 吴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