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玉(右)和同事正在取样。
本报讯 34岁的陈玲玉是合肥第四水厂生产科副科长,统筹水质检测相关工作。这位安徽省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带领的“六出花”化验班组,以全年20万次检测、水质达标率100%的亮眼成绩,为全市供水安全筑起坚实屏障。3月5日,记者实地走访水厂,听陈玲玉讲述她和团队守护城市用水生命线的工作日常。
2018年,硕士毕业的陈玲玉选择扎根基层水厂。陈玲玉是当时基层员工中学历最高的人,但并没有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同。陈玲玉回忆,为了快速上手检测工作,面对深夜值班的安排她毫无怨言,认真跟前辈们学习,迅速掌握了岗位的全部工作流程。
随后几年里,陈玲玉不仅自己业务精,还组织开展“师带徒”活动,推行“理论+实操”双轨培训机制。她的“徒弟”有4人在合肥市自来水生产工技能大赛中获奖,取得化学检验员高级工证书。而她针对合肥地区水质特征精心编制的化验手册,也成为合肥水务集团业务培训重要教材。
合肥第四水厂有20组大砂滤池,1个月左右就要取样检测一遍,每次取样都要将三四米长的金属板插入砂池底部。金属板的重量对于女性来说颇感吃力,陈玲玉就和同事一起抬着金属板进行操作。“金属杆重数十斤,每次取样就像举哑铃训练。”陈玲玉笑称,经年累月的操作让她们练就独特的“取样肌”。
每年夏季汛期,她都特别忙。“夏天对水质要求更高,我们基本都会主动增加搅拌试验频次,一次试验要两个小时,有时候忙得连午饭都来不及吃。”陈玲玉说,每次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都会感到腰酸背疼,但她从没有过怨言。
2022年末,水厂生产一线人员紧张,陈玲玉主动驻厂值守二十余天,担负起厂部化验和随班化验的双重职责。
“我们化验班组叫‘六出花’,源自诗句‘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陈玲玉说,给班组取这个名字,既象征水质净化如白雪般纯净,更寄托着“把好关、化好验、出好水”的初心。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龚润泽(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