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人形机器人成为社会热点,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合肥作为科技创新城市,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同样备受瞩目。2月27日,合肥市政协主办的线上议事厅“有事好商量”节目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邀请了市政协常委、市发改委、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以及企业代表齐聚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深入交流,共同剖析智能机器人在合肥的发展现状,谋划未来发展方向。
合肥市对机器人的产业布局由来已久。市发改委战新处一级科员钱泽清首先详细介绍了合肥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历程,以及未来人形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无人机领域的技术协同合作。他透露:“合肥还将加大场景开发力度,打造超级场景IP;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将构建‘一中心三平台’,挖掘和吸引人才,推动相关成果转化。”
发展好人形机器人的重点在于寻找适配的应用场景,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国先中心机器人事业部主任高志伟解读了机器人场景创新方面的运用,“例如,计划在骆岗公园利用机器狗为游客提供导览和巡逻服务;对老科技馆进行改造,打造智能机器人展览展厅;在小学应用仿真人脸系统,辅助教学工作等”。
中科深谷的沈培友和无论科技的胡丽康作为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公司的产品和技术进展。中科深谷的田螺1号人形机器人专为智慧康养设计,其独特的关节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而无论科技则专注于机器人面部表情技术的研发,致力于打造全球最生动的机器人面部。
尽管合肥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沈培友和胡丽康均提到,人才短缺和高昂的研发成本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他们呼吁政府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沈培友建议,政府应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胡丽康则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企业对接投资,降低创新风险。
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钱泽清回应称,合肥市政府将加大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创新机制、打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业生态等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此外,合肥还计划举办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大赛,挖掘和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应用前景广泛,市场潜力巨大,不仅代表着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市政协常委、AI数据领域专家吴鑫坤梳理了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发展成果,并在直播最后总结道:应在政策、资金、规划等方面支持合肥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促进企业协同创新,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打造产业生态,推动场景应用开发。
此次直播讨论为合肥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在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合肥有望在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城市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黄轶凡 彭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