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新淝河 新引擎
——低空经济动能澎湃,助推产业升级






  淝河之畔,曾经的老旧城中村,如今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地,无人机产业的起飞成为这场华丽蝶变的点睛之笔。如今的合肥市包河区淝河镇,不仅是无人机的大本营,更是“智造”领域的上进生。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命题被重点提及。淝河片区以数字赋能为秘密武器,积极打造智能制造的新标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言人,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淝河,新引擎,淝河镇正为合肥的高质量发展蓄能续航。
  低空起飞,领跑产业转型“破局路”
  “我们的无人机从10点半开始转运血液样本,大约到12点半,所有标本就能全部送到检验机构了,下午3点就能出结果,市民们就可以马上看病。”
  曾几何时,淝河还是个老旧地儿。近几年,随着产业转型的飞速推进,淝河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仅开拓出产业升级的破局之路,更凭借优势行业成为区域领跑者。
  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其全资子公司合肥送吧飞合低空物流有限公司去年落户淝河新兴产业园区中国视界,迅蚁全国运营监控中心也随之迁入这里。
  迅蚁是一家致力于构建城市空中无人机运行网络的科技公司,2019年10月获得了全球首个城市场景无人机物流试运行批准函,其无人机配送医疗物资市场占有率超80%。
  随着迅蚁在淝河的落地生根,无人机技术催生的低空经济成了淝河的新名片并迅速辐射扩散。如今,从淝河起飞的无人机已飞往全市、全省乃至全国。
  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国运行总监孙宣楠介绍,自从2024年3月开通首条血液运输航线后,到目前迅蚁已经和合肥19家医院展开合作,为患者提供空中血液转运服务。
  除了繁忙的市内运输,迅蚁的无人机还飞行在巢湖上空。自从打通外卖配送平台和商业综合体服务链条后,迅蚁的无人机便成了巢湖岸边的“外卖飞侠”,将咖啡等餐食运送到岸上草原。
  “我们虽然是一家科技公司,但产品最终是运用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领域中的。”孙宣楠介绍,迅蚁还开通了巢湖中庙镇到姥山岛的航线,用于配送岛上居民的快递包裹。同时,“空铁联运”实现了末端加干线的跨城运输。
  低空加医疗,低空加集市配送,低空加邮政,低空加高铁,为挽救生命争分夺秒,让物资更快抵达街巷之间,将便捷送到千家万户,编织出一张“天地联动”的智慧物流网。
  从淝河起飞的无人机,以低空为舞台,以场景为脉络,将技术创新融入生活点滴,为未来描绘出一幅高效、智能、温暖的物流新图景。
  技能满点,催开低空经济“多面花”
  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高效和便利,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安全隐患。黑飞、扰航、窃密……如何有效应对?无人机反制技术应运而生。在淝河,一条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已经形成,以技术为支点的无人机产业多面开花。
  坐落在中国视界的安徽天科智戬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多年在行业内积累的无线安防技术,在反无人机应用领域居于领先地位,成为淝河低空经济的另一大亮点。
  天科智戬核心技术来源于中科院物质院研究员孟宪伟及多名科研所原技术总工,他们深耕无线电雷达领域多年并且与多所院校共建研发实验室,创新突破无线通信和大数据应用两大核心技术。公司研发的无人机侦测、跟踪和反制设备,广泛应用于公安特勤反恐、治安巡逻、重大安保等场景。
  “我们的技术可以获取无人机的位置、速度和距离信息,其中光电/红外探测能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捕捉无人机的热特征,确保全天候、全时段的监测能力。”工作人员李剑表示,天科智戬导航诱骗技术,能够迫使目标降落至特定区域。
  天科智戬的技术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领先性,在实际应用中也展现了强大的效能。
  目前,其无人机反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公共安全、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等领域。从天科监控大屏上记者看到,在部署了天科无人机反制设备的某一重点位置,2月以来,已经发现并处置10000余架次无人机飞入。
  可以想见,从“起飞”到“远航”,距离淝河的下一次闪亮登场不会太久。
  科技赋能,打造淝河智造“新标杆”
  无人机产业多面开花,低空经济紧锣密鼓,淝河正以加速度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2024年区域经济指标高歌猛进,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全年完成178.24亿元,连续三年破百亿,同比增长15.05%。目前,51个在库投资项目如火如荼推进,其中30个续建项目更是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服务业表现同样抢眼,12家在库企业全年营收7.35亿元,增幅53.75%,其中营利性服务业营收5.48亿元,增幅25.16%,远超9%的年度目标。社消零完成1.61亿元,增速12.1%。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50万元,入库税金3.41亿元。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淝河镇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优化产业结构的不懈努力。
  位于合肥市包河区龙川路与上海路交口的中国视界,是淝河产业升级的排头兵。园区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着重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性乃至全球领先性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中心。
  园区先后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中国技术市场协会AI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2021、2022年度GAIE最佳产业服务平台及2023年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包河区2023年度数字经济产业园区、2024科大硅谷首批创新单元试点、安徽省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
  3月13日,科大硅谷中国视界园区揭牌仪式在中国视界举行。2024年,中国视界园区入选科大硅谷首批创新单元,园区企业可以享受科大硅谷的政策、资金和资源支持。”包河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科大硅谷中国视界园区的揭牌,标志着园区发展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
  目前,中国视界园区注册企业已有128家,注册资金总规模达87亿元。省人工智能母基金、八度云计算总部、河姆渡第二总部、中电科、天科智戬总部、迅蚁全国运营中心、众擎机器人等多个项目入驻。园区企业专利数累计193件,企业获软件著作权数累计达684件。2024年园区企业营收突破10亿元,税收超7600万元,已吸纳就业人数近2000人。中国视界将继续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落实科技成果由内向外掘金行动,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将园区打造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标杆。
  未来,淝河镇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推动产业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绘就一幅活力四射的经济新图景。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悦 刘哲 通讯员 王瑞希/文 曹悦琦 张家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