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教室窗户的玻璃,在她蜜糖色的皮肤上跳跃。常年与海风相伴的她,发梢总带着咸涩的潮气。最令人难忘的是那双眼睛——眼尾如竹叶般微微上扬,瞳孔深处沉淀着幽蓝的海水,仿佛藏着一片未眠的浪。后来我才知道,这双眼睛的深邃,源自她渔人祖父的故事:潮起潮落中,他教会她读懂每一道波纹的坚韧。
她的眼眸,是海与岁月共同打磨的琥珀,盛着渔家人世代相传的倔强。
跑道上的旗帜
前年秋季运动会的场景,至今烙印在我心头。八百米决赛时,她如离弦之箭冲在最前,却意外摔倒在煤渣跑道上。膝盖磕出的伤口洇出鲜血,在白色运动裤上绽开刺目的红。观众席上惊呼四起,她却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踉跄着爬起来继续奔跑。风卷起煤渣扑打在她染血的裤腿上,像无数面猎猎作响的战旗。最后十米,她嘶喊着超越对手,如搁浅的鲸拼尽全力冲向终点。后来,替她包扎时,我瞥见她掌心的月牙形血痕,她却笑着说:“跌倒时若只顾疼痛,就看不见终点的光。”
那道带血的身影让我懂得:真正的勇气,是跌倒后仍能向光而行。
风雪中的围巾
去年寒冬,我与她途经天桥,遇见一位蜷缩在编织袋中的老人。寒风如刀,老人枯枝般的手紧攥着破旧的玉米袋,指节泛着青紫。她忽然停住脚步,转身冲进便利店,再回来时,怀中抱着两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升腾的白雾在她冻红的鼻尖萦绕。更让我震撼的是,她解下自己的蓝格子围巾,轻轻裹住老人颤抖的肩颈。老人浑浊的眼里泛起泪光,哆嗦着要将玉米袋塞给她,她却按住那双沧桑的手:“爷爷,天冷,您留着喝碗热汤吧。”归家路上,发梢沾满雪花的她轻声说:“我爷爷总说,渔网破了要立刻补,人心冷了得马上暖。”她说话时呵出的白雾,像海上渔船升起的白烟。
她让我懂得,原来最暖的围巾不是羊毛织就,而是用善意一针一线缝补的心。
永驻心中的光
如今,每当我望见她立在树荫下的身影,总会想起海崖上的灯塔。那些她教会我的道理,像被潮水反复打磨的贝壳。礁石任由浪涛撞击却愈发坚硬,砂砾历经冲刷终现黄金。生活的海不会永远平静,但只要有灯塔的光,再暗的夜也能找到方向。
她如一座不灭的灯塔,让我在生活的波涛里,始终看得见温暖与坚韧的微光。
合肥市五十中天鹅湖校区七(7)班周一依
指导老师: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