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他为我们活下去
□舒敬东
  母亲去世前的一两个月,已很少开口了。然而,有一句话她却反复说了多次:“我别的都不担心,我就担心我走了之后,你父亲怎么办?”
  话未说完,母亲的眼中已是蓄满了泪水。
  我们兄妹几人,当然不会让母亲失望。从坟山上下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商议如何赡养父亲。母亲走时,父亲75岁,生活还能自理,但不懂烹饪,不会做菜。
  我们兄妹几人坐下来商议。二哥说:“我家一日三餐相对准时,在吃上也讲究点,就让父亲跟我吃吧。”四哥紧随其后,说:“我那里还有间空房,父亲就随我住吧,晚上起夜,也好有个照应。”
  二哥与四哥就住在老屋隔壁,距离不过二十米。这样的安排,大家自然没意见,其他人就贴补他们一些费用。
  不过,父亲除了睡觉,还是喜欢待在老屋的厢房里,在母亲的遗照下,静静地看书。
  在二哥家吃了一段时间后,父亲私下跟我说:“二哥家的饭硬,吃了常打嗝,我还是想自己煮饭。”二嫂知道后,煮饭时就多放点水,不料,他们自己又吃不惯了。二嫂就在电饭锅的一侧垫个瓦片,让电饭锅倾斜一点,力求煮出来的饭,有软也有硬。
  后来,大家就又想:干脆把老屋靠路口处的“小店”改造成一个套间,然后请个贴心的保姆日夜陪护父亲,一切开支由我们兄弟共同承担。这样,父亲自在,我们也省心。
  我一到周末,就抽个时间回去转转。其实也没什么不放心的,父亲身边有保姆,还有兄妹和嫂子他们。我回去也只是陪他说说话,聊聊天,顺带替他理个发,刮下胡须。妻子便戏谑我是去“看田水”,转一圈就回来了。
  父亲对我说,他要争取活到80岁。只是母亲走后,父亲就衰老了许多,脚步沉重又拖沓,行走时,“嚓……嚓……”的声音,缓而无力。其后又摔倒了几次,以至于要借助拐杖了。最终,父亲还是住进了市医院的ICU,稍有好转后就让转回县医院,不想病情却越来越严重。一天早上,我突然叫不醒他了。
  手足无措间,我失声痛哭。
  兄弟几人只得忍着泪水将父亲接回家,准备后事。
  傍晚时,父亲竟醒转了过来。醒来之后,父亲就决计不再吃药了。不再吃药后,父亲竟渐渐好转了起来,还能下床行动了。
  九死一生中,父亲终于踉踉跄跄地闯进了80岁。
  过完了80岁,父亲却又担忧了起来,小声说:“我今年不能死。”起初,我未放在心上,听了几次后,我就有点纳闷了:什么意思呢?恰好二哥过来,我便悄悄问二哥。二哥说,父亲今年81岁了,若是今年去世,按习俗,儿孙就要出门乞讨三天,这三天家里不能生火,也不能住人。
  听了二哥的话,我才恍然大悟,于是就笑着问父亲:“你是不是担心,要是81岁去世,我们就要出去乞讨三天,家里还不能住人?”
  父亲听了,嘿嘿一笑,神情颇像个犯了错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