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四十年再青春——
安庆市老年大学解锁“银龄”教育密码

  安庆市老年大学开展“照亮生活的美”主题活动。 

  在婉转的黄梅戏腔与翰墨书香交织中,拥有40年办学历史的安庆市老年大学正书写着新时代“老有所学”的生动篇章。
  近年来,学校以政治立校铸魂,创新功能型党组织覆盖全校园;以文化传承聚力,打造黄梅戏精品课程和原创剧目;以智慧教学破局,构建“三维教学空间”……下一步,围绕争创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的目标,安庆市老年大学将继续聚焦弱项补短板,细化举措促提升,将校园打造为长者求知的乐园,闪耀新时代老年人“夕照增辉”的生命华彩。
   三年增二倍
  缓解学位“一座难求”

  悠扬的音乐、动听的歌声,走入安庆市老年大学,校园里飘出的婉转旋律令人心旷神怡。书画室内,老年学员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舞蹈房中,阿姨们随着节拍翩跹起舞,尽显江南韵味。
  成立于1985年10月的安庆市老年大学,是安徽最早创办的三所市级老年大学之一,满足了当地老年群体“有所学”“有所乐”的追求。特别是2022年下半年,位于安庆市区的新校区正式启用,办学面积从3700平方米扩展至1万平方米,学校迎来了招生的“黄金时期”,连续三年新增学员数量每年1000人次以上。
  “2022年,我校在校学员大概是2000人次,但现在已增长了两倍多。”安庆市老年大学校长胡南亭介绍,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已开设214个教学班,老年学员已达7000多人次。有效缓解了城区老年人“一座难求”的难题,并提前完成安庆市老有所学行动中“2025年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5000人次”的目标要求。
  安庆市老年大学还成立了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等4所市属高校安庆市老年大学分校,通过联合办班、共制教材等形式,共同推进当地老年教育发展。
  老党员新气象
 “红色校园”润心田

  老同志多、老党员多。针对这一特点,安庆市老年大学坚持政治立校,2024年,经安庆市直工委批准,学校正式成立功能型党委,下设六个功能型党支部,并在各班成立党小组,实现了党组织在学校各层面的全面覆盖。
  在各个党支部,学校选优配强党性强、身体好、乐于奉献的老同志担任支部书记、委员,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联系服务工作。同时,注重在学员中发掘和培养党员骨干。
  “为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我们依托安庆市老干部局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了党建专栏,及时推送党的创新理论、形势政策、学习资料等,供学员党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胡南亭表示。
  安庆市老年大学常态化开展系列学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校园氛围。不仅如此,学校还成立安庆市“夕照增辉”老干部志愿服务总队之安庆市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参与社会服务,献智出力。
   从线下到“云端”
  品牌建设结硕果

  “目前,学校已组建声乐、器乐、舞蹈、美术、戏曲体育、信息语言六个系。”胡南亭介绍,同时成立教研组,选取有能力、有担当、有水平且乐于奉献的老师担任教研组长,带领各专业组在校本教材建设、教学水平等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
  黄梅戏在安庆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安庆市老年大学着力打造本地特色,传承黄梅戏文化。“我们聘请了国家一级演员和本地戏曲名家授课,对黄梅戏进行普及。”胡南亭表示,学校还积极进行艺术创作,先后创编《老年大学赞》《梦回宜城》等现代黄梅戏剧目,连续在省、市范围内获奖。
  近年来,安庆市老年大学在教学方面不断突破,建成“线下实体+远程直播+慕课平台”三维教学空间,开发线上课程。其中,《黄梅戏唱腔选段》《声乐课》《钢琴讲解》等入选全国远程老年教育精品课。2023年,学校首创“晨间操场课堂”,利用双莲寺校区户外场地开设百人模特晨练班,有效破解了教学空间瓶颈。通过在守正中创新,打造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品牌矩阵。
  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争创全国示范标杆

  当前,安庆市老年大学正处在创建“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的关键阶段,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对常务副校长苏斌进行了专访,在交流中,他不仅分享了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成果,也对新的一年做出展望。
  记者:都说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安庆市老年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
  苏斌:学校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光是今年以来,就新增了简谱、手势舞、旅游文化等专业,新开30多个班级。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师资力量尤为重要。
  目前,学校已经建成了一支由73人组成的老中青结合、在本地有一定知名度、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得以展露风采。比如我校模特班的李蓉老师,在今年3月举行的2025秋冬巴黎时装周上,成为30名40-75岁中国金龄超模团队一员,闪耀亮相。这不仅是对李蓉老师专业能力的肯定,也彰显了我校模特教育的卓越实力和影响力。我校毕昭贵和洪天才两位老师,被省老年大学协会评为全省老年大学系统优秀教师。
  记者:教师队伍才华横溢,学员们也特别有活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是如何抓住学员的兴趣点,并为他们提供展示平台的?
  苏斌:刚才我也提到了,学校开设了很多新潮、前沿课程,可以让学员们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展示学习成果,自2022年起,学校开展了期末成果展示活动,并分为班级自办和学校举办两种形式。班级自办是每学期期末时,采取班级合办、专业联办或独立举办的方式,自主策划并开展成果展示;学校举办则于每年下半年精心策划并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校内展演周活动,确保活动的正规性与凝聚力。
  不仅如此,学校还围绕重要主题日、庆典等时间节点,定期组织举办书画展、文艺演出或志愿服务等活动。同时,积极参加由中国和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组织的说课、微课、文艺演出等各项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记者:安庆市老年大学是“省级示范校”,当前正在创建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我们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苏斌:为了不断提升老年教育的理论水平,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老年教育发展路径,学校定期举办全市老年大学理论研讨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制度,由各县(市、区)老年大学轮流承办,每年如期举行,目前已累计论文发表184篇,通过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提升了理论研究水平,为全市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示范引领方面,我们一方面加强考核,按照省级示范校创建标准,通过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县(市、区)及以下老年大学(学校)进行验收考核。2022年以来,先后有3所县级老年大学,10所乡镇(街道)老年学校荣获“省级示范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我校建校40周年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在新的起点上深挖潜力,开拓进取,在理论上创新,制度上创新,实践上创新,积极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