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班级合影。
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阵地,安庆市老年大学处处洋溢着学员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大家在这里重拾爱好,开启“第二人生”。
唱响最美“夕阳红” 作为安庆市老年大学最大的系,声乐系已有近2000名学员。孙朝东是声乐系教研组组长,自2014年到校任教以来,看着校园越来越大,上课条件和教学设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他打心眼里高兴。
“学员中有初学者,也有老生,对于不同程度的学员,我们的教学方法有所区别。”孙朝东介绍,初学者一般从基础发声方法教起,这对于老生来说,也是一种复习。与此同时,老生要在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学会表演唱,“从演唱,到表演唱,不仅要唱得好,更要在表情和动作等方面进行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目前成立了两个声乐提高班,每年通过歌曲演唱、识谱、视唱、听音等考试,选拔条件优异的学员。
李军是声乐提高2班班长,2021年来到老年大学学习声乐,将年轻时的爱好重新拾了起来。“以前虽然喜欢唱歌,但是找不到方法,只会用嗓子唱歌。”李军说,声乐系的老师们特别敬业,经常牺牲业余时间带领大家学习、排练,“我们的发声方法、音准、音阶等得到了专业的指导,内心也特别充实。”
学习“充电”不停歇 周一瑜伽、电钢琴,周二朗诵、歌剧表演,周三旗袍舞、声乐……从周一到周五,吴勇将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她还不愿意出门,只爱宅在家中追剧。
“最初决定到老年大学,是为了‘逼’着自己早起,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让吴勇没想到的是,她竟然慢慢爱上了学习,心情也好了很多,“老年大学的课程安排比较合理,就算上午下午都有课,也不会耽误中午回家做饭,如果想‘偷懒’,学校还有老年食堂,非常方便。”
说起自己学习的课程,吴勇打开了话匣子。“比如摄影课,我已经上了两三个学期了,现在用手机就能拍出好看的照片,目前我还在学习视频制作,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把视频剪出‘大片’的感觉。”吴勇说,教授视频制作的老师来自当地电视台,课堂上,他总能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视频制作方法,大家学习的热情特别高。
朗诵课也给吴勇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收获,“我们安庆话的前后鼻音不太标准,朗诵要求发声时腔体圆润,需要不断练习。”吴勇说,朗诵课的内容包括古诗词、现代诗等,通过诵读增强了记忆力和注意力,也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舞出精彩“第二人生” 退休后,李雯来到安庆市老年大学学习舞蹈,“我从小就喜欢跳舞,可惜没能走专业道路。”如今经过两三年的学习,李雯觉得自己进步非常大。
最近,李雯和同学们正跟着老师练习藏族舞蹈。“藏族舞蹈的体态和律动都是很有特点的,但是也很难学。”李雯说,比如在动态的舞姿上,手臂、上身和腿部通常要表现出“一边顺”的流动姿态,头部随着中心的变化而轻微摆动。“遇到把握不好的动作,老师都是一遍遍地示范、辅导我们。”李雯表示,今年是学校成立40周年,她和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个舞蹈练好,交上一份满意的“大礼”。
学习舞蹈以来,李雯多次参加演出,“从以前用手势跳舞,到现在用身体、身韵去表达舞蹈,能感受到大家都越来越专业了。”李雯说,退休后算是开启了自己的“第二人生”,“我的很多老朋友、老同事甚至都组团过来学习舞蹈,大家在一起特别开心。”
黄梅“新声”入人心今年75岁的何子明是黄梅戏班和朗诵班的学员,“咱们安庆人都会唱点黄梅戏,但是想要唱得好可不容易。”何子明记得,2016年刚进入安庆市老年大学时,黄梅戏只有两个班,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九个班。
“我们的教材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编排很合理。”何子明说,黄梅戏班学员的年龄偏大,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论是《天仙配》等老段子,还是编排的新唱段,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快速掌握。
不仅如此,表现优异的学员还进入了提高班,承担对外交流和一些演出任务。学校黄梅戏合唱《老年大学赞》在安庆市委老干部局主办的“颂盛世华章,展银龄风采”安庆市老年文艺汇演中获优秀节目奖,并在“唱响中国”黄梅戏大家唱展演活动中获得三等奖。
“像《老年大学赞》这样的新作品还有很多。”何子明说,黄梅戏班的老师们经常结合特殊时间节点进行创作,今年准备创作黄梅戏作品《安庆赞》。“黄梅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我们从聚在一起‘玩’提升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十分有意义。”
指尖流淌出动听音符 今年39岁的丁斯童是安庆市老年大学的一名全职教师,目前负责15个班、300名左右学员的钢琴教学工作。
“对于很多老年朋友来说,提到学钢琴就会有点害怕,其实钢琴并不难,只要跟着我的节奏学习,很快就能上手。”每节课开始前,丁斯童都会带着学员们做五分钟的手部练习操,提高松弛感,之后进行上节课的复习,针对大家的问题重点讲解。为了让学员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手型,丁斯童还通过投影进行教学,课下,学员们通过微信进行回课,丁斯童则会一个一个进行讲解。丁斯童说,学钢琴,三分靠教、七分靠练。很多学员从零基础学习到现在,有的已经进入了中级班、高级班。
“我以前是教小学生的,小孩学钢琴接受能力快,但执行能力差。”丁斯童感叹,老年人恰好相反,虽然接受能力慢,但是执行能力特别强。“在我的课堂上,学员们都主动将手机静音,看到我进来,还会鼓掌,特别暖心。”现在,除了本校的学员,还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希望可以进入丁斯童的钢琴班学习,“对于这样的学员,不论程度如何,都需要从基础班过渡,之后再调整,这样才能更合理地进行教学。”
太极“韵”动享健康 “老年大学给我们提供了面对衰老的勇气和机会,这里的课程有养生的,有娱乐的,有保健的,能让我们忘记年龄,也成了很多人圆梦的地方。”2023年,宗白丽来到安庆市老年大学学习,目前在上的有太极拳、瑜伽、声乐等课程,“人一直待在家里,很容易萎靡,应该多出来接触人群和新的事物。”
现在,宗白丽已经学习了两年多的太极拳,“就拿陈氏太极拳83式来说吧,所有的动作加起来有400多个。”宗白丽说,练太极拳是一个修行的过程,需要静下心来才不会出错。
“俗话说‘松松松,太极功’,学太极必须全身放松才能静下来,心静了才能有智慧。”自从学习太极拳以来,宗白丽明显感受到整个人更平静了,也改掉了许多不好的日常习惯。
在学习太极拳以前,宗白丽已经练了将近10年的瑜伽,“我本来想放弃瑜伽的,但因为老师留了下来。”宗白丽说,她的瑜伽老师有着很好的教学理念,就是不光要练柔韧性,也要加强腿部力量的训练,和自己的观点十分契合。“其实,许多老年人在退休之后,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智慧去面对衰老的,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也应当活到老学到老,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身体。”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