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一本书比《枕草子》更适宜卧读的了。闲来执手相看,困倦时塞作枕头,去留无意瞬间遣散,颇为悠哉。
《枕草子》清澈唯美,干净朴素的纸页、断片式的寥寥数语、清淡而有意趣的文字,令干涩的眼底缓缓涌起湿暖的声息。清少纳言不同于当时贵族们沉湎飞花落叶的感伤情调,她用皇后定子赏赐的纸,散播四时的情趣,宛如向日葵,以充满阳光的内心,描绘自然景貌和动植物。她以女性特有的纤细、温柔而和暖的气质,表现其眼中的一种“明快”之美,与当时王朝“物之哀”的审美意识并驾齐驱,开创了另一种审美取向。译者于雷先生说,她是“用欢笑掩盖泪水,以轻盈粉饰忧愤”。
清少纳言笔触缱绻:“书信实在是很可感谢的。遥远的住在外地的人,很是挂念,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形,偶然得到那人的来信,便觉得有如见了面的样子,非常高兴。”即便隔了千百年再读,那种清纯依然可感。日月星云、山川草木、过去的事情……岁月如同点滴汇聚的河流,唯其细碎和率性,才展现出真实又富于诗意的美。再有灵性的人也有倦怠的时候,再轻盈的心也会偶尔感到疲累,而在这尘嚣之中碌碌跋涉的你我,更加渴望一种常换常新的视角,引领我们去穿越世俗。
清少纳言的文字毫无斧凿之痕,如行云流水般跃然纸上。“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不必说了……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很接近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到了日没以后,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我如是读着,儿子靠在枕畔,一边小心摩挲我的头发,一边诗意地说了一句:“妈妈的头发真美,像散文一样。”
《枕草子》中写道,一直过去的东西是:扬帆的船,一个人的年岁,春、夏、秋、冬;由远而近的东西是:极乐的净土、船的路程、男女之间。行走于尘世,无须太多,只要一份对生活的兴致,一份日常之趣,它就会令我们安然宁静,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