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L君从丹麦森林里发来的图片,作为国内顶尖的真菌学专家,他在那里采集X菌种。自然科学界将这项工作称为野外作业。我也常做野外作业,却是观察野生草木的种类与生态环境,以便撰写一本类似《南方草木状》的自然笔记。
故乡在江淮分水岭的南侧,在那里,草木用丰富的美丽,装点了茫茫大地,少年的我,深深感受到“世界太坚硬,花草软人心”。从那时起,草木就构筑了我三观中爱与美的原点。离开家乡后,几十年风雨苍黄,一甲子陵谷变迁,而我心依旧,一直是个草木观察者。
一直以来,我将野外作业的空间,设定在一山(大蜀山)一水(巢湖)之间,时间则与二十四节气保持同步。既然是作业,肯定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得具备耐心与韧性,还要养成“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情趣。
对草木体察越深入,对自己就了解得越透彻。随着野外作业次数的增多,我甚至感觉到,草木也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播下了许多迷人的种子,我也因此活力奔涌仿佛新生。
草木世界,没有虚伪,无边宁静。与草木为伍,我感到无比的平静与放松。每次野外作业之后,我会发一些图片,写几篇短文,有位老同学看了说:你这是寻花问柳啊!我喜欢他的调侃,便反其意而用之,回说:是啊,我在寻花中,收获了自信;于问柳时,积累了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