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考古新发现+科技硬实力
滁州跑出“文武双全”加速度

  明中都遗址午门汉白玉基座上的精美浮雕。 

  从“红手印”到“智慧田”,从“大扬子”到“大滁城”,滁州人民牢记嘱托,以敢想敢试、敢为人先精神,努力拼搏,跑出“加速度”。近日,记者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采访团,边走边看,亲身体会滁州市的高速发展和巨大变化。
  考古解码 遗珍再现
  坐落于淮河之畔的中都遗址是明初首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被誉为中国古代完备宫殿的蓝本,被民间称为“爷爷辈”的皇城。4月17日,记者跟随采访组,一探明中都遗址公园的壮丽盛景。
  据介绍,明中都始建于1369年(洪武二年)九月,罢建于1375年(洪武八年)四月。历时6年,罢建时已“功将完成”,三重城垣、宫殿、坛庙、中央官署、军事设施等建筑基址,与路网、水系及建城时的窑址、石料场等工程遗存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明中都遗址群。
  记者看到,历经数百年沧桑岁月的明中都午门由三洞两侧构成,两观翼楼的前后和东西两侧以及基部都是白玉石,须弥座上面镶嵌着雕刻精美的浮雕。这座被誉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集大成者”的明代皇家都城遗址,正以全新姿态,向世人展现着六百年前的磅礴气象。
  2018年,凤阳县与安徽省考古所、故宫博物院联合成立了“凤阳明中都考古工作站”,开始对明中都遗址进行持续考古。2022年3月,明中都遗址入选“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3年,明中都遗址宫殿院落与水系遗存入选安徽重大考古新发现。
  “明中都遗址是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演变的关键环节,其‘三重城垣’‘中轴线对称’等规划理念深刻影响了南京、北京的都城建设。我们有责任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更要让遗址‘活起来’。”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郭如亮表示,要让沉睡的遗址“开口说话”,让遗址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花鼓传韵 文旅焕新
  从“当年农家”茅草屋到“世界级”的小岗村宿,小岗村延续改革创新精神,以“+旅游”的思路谋划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样板,探索出一条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月17日,在小岗村“当年农家”内,一群群鹅鸭在水塘边嬉戏,一阵阵悠扬的民歌声穿过郁郁葱葱的绿植引得园内的游客翘首,一群稚嫩脸庞充满生机的小学生正认真地观赏着由小岗村村民表演的凤阳花鼓、凤阳民歌等节目,村民演员的精彩表演,不时赢得孩子们的欢快笑声和热烈掌声。
  滁州市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强现场告诉记者,2019年9月,“当年农家”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
  记者边走边看,不知不觉中随采访团来到位于小岗村游客中心西南方小韩庄的“小岗村宿”,这座沿袭江淮民居建筑风格的村宿成为小岗村旅游产业链中的亮点。
  2024年11月15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哥伦比亚公布了2024年“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凤阳县小岗村榜上有名,小岗村是继西递村之后,安徽省第二个获得该项殊荣的乡村。
  凤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告诉记者,为全面激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村集体自主性,小岗村成立了小岗旅投公司,采用村集体企业控股、国有企业参股的创新模式,借助市场化运作,联动周边区域,加快了由资源向产品的转化进程,形成了“抓小岗、带全县”的全域旅游联动发展模式。
  创新突围 集群标杆
  滁州市南谯区以工业经济“主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跑出奋进“加速度”。如今,滁州正以“顶格战法”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增效,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的博晶科技(滁州)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显示设计、光学器件开发、智能制造、供应链整合于一身的系统供应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影音、电脑等领域的半导体显示终端,该公司在中尺寸背光显示模组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去年公司实现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2714.6%,这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需求大幅度增长。”公司总经理刘锋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为京东方、创维、华星光电等半导体显示面板企业提供配套,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50亿元。
  近年来,南谯区不断推动半导体及电子信息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域内企业涵盖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制造等领域,逐步形成了“以材料设备为支撑、涵盖封装测试全环节、上下游相互协同”产业体系。
  安徽越好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的真空镀膜技术应用,为客户提供新一代高端真空镀膜设备及技术服务的企业,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显示装备的技术供应商。
  “我们研发的G8.6阵列式溅镀机填补了国内镀膜设备在该领域的空白,近三年公司营收实现年均增长50%以上,去年实现产值9700万元。”安徽越好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张翰月说,目前该公司拥有核心装备技术专利44项,涵盖设备结构、工艺方法、系统控制等,并获“科技型中小企业”“滁州市企业研发中心”等荣誉。
  安徽恩博力电器有限公司是飞利浦授权建设的制造工厂,项目分三期建设,总投资100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500万套空调、100亿元产值、3亿元税收。该公司质量控制部副总监尤瑞乐告诉记者,项目包含配套建设1.5万平米研发中心,配置3HP-45HP焓差、噪声、环境、理化、盐雾、软硬件测试室等各类家电试验室,这是飞利浦全球第四个技术中心实验室,该项目也是首个落地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的百亿元项目。
  “我们在全市率先出台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助力半导体产业企业做大做强。”南谯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朱玉龙说。
  近年来,南谯区紧盯产业链细分领域定位,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招精引优。截至2024年底,该区纳入产业库统计的1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营收)48.75亿元,“南谯区半导体设备及材料产业集群”获评安徽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素健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