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2万余册旧书静待新主
合肥旧书收藏人经营旧书生意20年,如今生意不好只能压价处理

  张乃予阁楼中的藏书。
 
  本报讯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合肥旧书收藏人张乃予在阁楼里陪伴自己的藏书。62岁的他,已经经营旧书生意20年,家中收藏2万余册旧书,在如今的电子阅读时代,成为纸质阅读的一片自留地。
  “我记不清具体哪年开始收旧书的,算起来应该有20年左右了。因为我喜欢看书,以前也给报社投过稿,发表过几篇文章。”张乃予回忆,从一开始在合肥花冲公园收旧书,手抄书目,到2008年转战线上,他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开了一家“鸿影藏书阁”。
  在开网店前,张乃予也曾短暂经营过一家线下书店,但是因为成本问题未能坚持下来。“开书店确实不容易,很多老合肥人都知道爱知书店,原来是挺大的、很有名气的书店,现在店面也越改越小了。”提到如今书店的经营难题,张乃予唏嘘不已。
  虽然网店成本低一些,但近几年的行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张乃予坦言,“近三四年销量下滑明显,今年比去年更差。”他认为是智能手机、电子阅读普及导致人们阅读习惯改变,“沉下心读书的人少了。”
  张乃予介绍,目前,高端书籍如民国线装书、名人签名本仍有市场,但价格昂贵,有的能拍卖到十几万,“可遇不可求”。2000年后出版的普通散文书籍则“比废纸价略高”,部分甚至只能卖一两元。“还有优质中医书的价格非常高。”张乃予表示,“毕竟它的使用价值非常高,有些人买回去后做学习研究用。中医类书籍和红色文献是当前畅销品类。”
  张乃予家里阁楼上堆放了超过2万册旧书,客厅里也放了不少,“我至少留下一两千本书,是我自己收藏的。”其中他最爱的是一套《蒲松龄集》,由中华书局出版,一共四册,“我当初买的时候花费大概300元,定价不高,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也不可能再卖。”
  经营旧书多年,张乃予也结识了不少书友。“原来有个甘肃的高中语文老师喜欢来我这买书,他在我这买得还相当多,恐怕他一个人就买了一两千本书。”张乃予回忆,这位老师因为工作需要和个人兴趣,买了很多文史方面的书籍,和他也成了朋友,之后偶有联系。
  “我还遇到一个合肥的老人,他买了大概几十本书,都是小孩子看的书。不用邮寄,拎了个很大的包裹来拿,说是给他孙子看。”张乃予告诉记者。
  近年来,这类一次购买几十本的“大客户”很少见了,多数是只购买一本的散客,张乃予从生意好时一年售出六千多本旧书,到如今一年只售出两千多本。张乃予店铺里有杂志只卖一分钱或几角钱一本,他坦言,“目的是打价格战,为了吸引流量,现在网站上都这么做,必须压低价才能销售。”
  对于成本,张乃予表示,自己有四五年不专门去市场上收书了,能处理的书就处理,即使亏本也无所谓。如今在他的“藏书阁”里,两万余册旧书还在静待新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于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