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在三月份的少儿童书目录里,居然出现了《我的第一本AI入门书》,直接把我这种并不关注人工智能的中年大叔看蒙圈了。那科普生活目录我就更不敢看了,基本都是叫你控糖降压减脂,教你怎么吃早餐怎么吃午餐怎么吃晚餐,还有一本叫《过敏星人生存宝典》,这领域也细分得如此精细了。你说《贪婪的多巴胺》吧,畅销又长销还能理解,大伙天天内啡肽奖励多巴胺奖励的挂嘴边,但你书名叫《做一个长寿的年轻人》,是不是有点太标题党,说起飞就起飞了。
人文社科目录里,其实成功学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它们都穿上了“外套”,你能说财富人生获得者的传记不是“成功学”吗?高效能人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其实挺喜欢冯唐的,他天天开口闭口也是“管理”,这倒总结了这个目录:无论苏东坡、马斯克还是洪武大帝、比尔·盖茨,管理团队还是管理自己,管理亲密关系还是内心世界,真不能说管理不重要,能明确看到,心理学书籍依旧是人文社科目录里的热词。
在我心里,《活着》《我与地坛》和《杀死一只知更鸟》已经封神了,从我大学毕业起,感觉余华就没下过榜,这三本真是文学类畅销书的“钉子户”。因为《长安的荔枝》影视化,马伯庸的原著也再度乘势而上,其实我倒想推荐马家辉的《你不必着急成为一个大人》和冯唐的《作为花我从来没败过》——没有别的原因,喜欢这俩人。我怎么突然对大叔有好感了?那就再提一下毕淑敏老师的《昆仑约定》。没错,读书吧,《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哈珀·李的这本也在文学类畅销书榜单上待很久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