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欠佳,买不起收音机。我便时常趴在窗前,偷听邻居家那台老式收音机里漏出来的声响。那声音时断时续,像一条游丝,我须得屏气凝神,才能勉强捉住几个字眼。
多少欢乐时光,便是这样听来的。记得那年女排夺冠的消息,就是从邻居家收音机里炸开的。解说员的声音激动得发颤,“中国队赢了”四个字清清楚楚地撞进耳朵,后面跟着的欢呼声却模糊成一片。我趴在墙根下也跟着手舞足蹈,仿佛亲眼看见了那激动人心的扣杀。
流行歌曲更是如此。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总在唱到最高潮时戛然而止,害得我整日里哼着残缺的调子,在脑海中反复描摹那缺失的旋律。有时邻居家换了频道,越剧《红楼梦》的唱段便水一样漫过来,虽然听不真切,但那婉转的曲调照样让我着迷。
如今手机里的音乐清晰得刺耳,想要听什么随时都能找到。但那种为半首歌曲辗转反侧,为一个消息心跳加速的滋味,却再难寻觅。现在的娱乐来得太容易,反倒把期待酿成的甘醇都冲淡了。
偶尔在街头听见老歌响起,我还会下意识地放慢脚步。那些断断续续的旋律,像一串散落的珍珠,在我记忆深处闪着温柔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