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在最好的时刻全力一击
□李家林
  上了一节棒球体验课。课程最后一个环节,是教练站在五米外抛球,学员挥棒击打。
  金属球棒的冷意渗入汗湿的手心,我有点紧张,能听到自己急促而沉重的呼吸声。虽然没奢望打出全垒打,但总想着能击中几球——教练投球,我挥棒,随着清脆的响声,棒球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飞出视野。可现实是,每当教练扬臂,我就本能抢挥,结果不是挥早就是挥迟,棒球总是擦着球棒飞过,连连击空,还差点闪到腰。
  教练暂停抛球,走到身边,手指在胸前比划出方框:“不要每个球都打,好球区就这么大,只打飞到框里的。”他说新手最忌贪心,与其勉强追打每一个球,不如死守最熟悉的高度,哪怕十球放走九球也没关系。
  传奇棒球员泰德·威廉斯在《击球的科学》里把好球区分成77个网格,顶尖击球手的秘诀,是放过绝大多数不确定的格子,只打其中三四格。
  “看准了,在最好的时刻全力一击。”教练说,“错过没关系,总会有下一个球。”我想,这不仅是棒球哲学,也可以是人生的哲学。等待合适的机会,如同等待合适的投球。
  当然,这话听着简单,做起来很难。当球接连飞来时,身体总不听指挥,不自主地挥杆。以前工作也这样,大大小小的活都接,生怕错过,忙得不可开交,但到了总结之际,却没有拿出手的成绩。
  教练回到原位,又抛了一组球。这次我强迫自己慢下来,盯着他的手肘,在球脱手的瞬间开始倒数。放过了一颗球,又放过了一颗球,直到第四颗时,球的线路格外清晰,甚至能看清旋转轨迹。棒球擦过球棒的瞬间,手腕微麻,遗憾的是,只击中球的边缘但没击飞。我的击球记录停留在零。
  离场时,瞥见球场里散落一地的棒球,忽然觉得它们多像人生中呼啸的机会。我们不必抓住每一个,而是学会取舍,重要的是等待最佳击球点,静待时机,全力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