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玟/摄
多年以前,我曾和一只小白鹭有过一段缘分。
一对夫妇朋友在散步时,拾到一只受伤的小白鹭。他们马上想到作为兽医专家的我们,坐车给我们送了过来。这是一只年幼的白鹭,大羽刚抽出不久,还没完全长成,雪白的羽毛在身体的右侧被血污了一大片,右腿耷拉着不能站立,所有右趾向后挛缩。
仔细检查后我才松了口气,原来小白鹭被气枪击中了右膝关节外侧,气枪子弹威力毕竟有限,只击出个弹孔,造成了皮肉伤。伤口流了很多血,还影响了白鹭右腿伸肌,所以白鹭不能站立,右趾挛缩不能伸开。医治这点伤对我们来讲,不算太难。除了治伤,关键是要解决小白鹭吃食问题。它这么虚弱,除了流了较多的血,它受伤后不能找食也是个重要原因,根据伤势看,它已饿2-3天了。
趁我给白鹭处理伤口时,朋友去农贸市场买了些一寸多长的小鱼回来。开始给白鹭喂食还得灌,在灌喂第一条小鱼时,出于害怕,它不停挣扎,不过当小鱼灌进口后,白鹭自己就吞了下去。以后灌喂就顺利多了。
第二天,小白鹭已能一腿站在阳台的花盆上,显得精神了许多。我把小鱼放在一个小盘里,它跌跌撞撞跳到小盘跟前,自己把小鱼啄食干净。几天后,小白鹭竟敢从我爱人的手里啄食小鱼,但对于我,小白鹭还保持相当的警惕。我猜想它可能是被一个男人击伤的,小白鹭还保留着它受伤的记忆。
四天后,我发现小白鹭的右腿有了活动,右趾挛缩也有了放松,我知道,小白鹭的伤快好了。果然第五天清早,我看见它脚趾全部平伸,双腿平稳直立地站在阳台的铁栏杆上。成功了,小白鹭的伤基本医好了。
又过了几天,小白鹭不只伤完全好了,由于每天都能吃饱新鲜鱼,也更健康了。全身羽毛白得发亮,大羽已全部长成,齐齐整整紧紧地贴在身上,细长的脖子,黑色而修长的腿,纤细的长趾完全张开,行走时雍容大度,站立时,神态娴雅,整个形态漂亮极了。
小白鹭跟我们进一步熟悉了,它开始大摇大摆地迈进了我们的厨房,从小狗露露的食盆里啄食肉和鸭肝,还到露露的水盆里喝水。考虑白鹭小,怕狗狗伤了它,我们给狗狗打了招呼,不准欺负白鹭。露露倒也十分听话,处处让着白鹭,由白鹭啄食自己食盆里的肉食和鸭肝块。
我们很快发现小白鹭有些满足于当前这种不愁吃喝的生活,成天在阳台上,在这个花盆边站站,又到那个花盆边立立。看见鱼端来了,跳下来吃后又回去站起。顶多趁我们外出时到客厅散散步。因为我们外出回来可见小白鹭在客厅散步时拉的屎。小白鹭肚子饿了时,还会呵呵叫着来向我们讨吃的。长此下去,小白鹭还会飞吗?小白鹭还会自己找食吗?这样放回自然,小白鹭能生存下来吗?显然不行,我得另想法子。
首先得锻炼它飞。一天喂完鱼后,我就把它朝外赶。起初它不知道咋回事,惊恐地从阳台这边跳到阳台那边。走投无路了,情急之下顺着三角梅花树钻出阳台的防护栏,站在花树的一枝粗枝上。见我还在赶,下决心两腿用力一蹬,展开双翅一下飞到对面的红椿树上。在一片绿叶中只冒出它长长的白脖子和四处张望的头。过了一阵,我在小白鹭的食盘里放上鱼,对着还站在红椿树上的它,把盘子敲了敲,只见它双翅一展,一阵风轻轻地滑翔到三角梅花树上,双翅一敛,钻进了阳台的防护栏。
从此,每天要放飞几次。没想到小白鹭利用放飞的机会竟飞到我们楼上一家,弄得人家一家人又惊又喜,赶忙找东西招待它,还给我爱人打电话问怎么办。此后,小白鹭还去楼上邻居家串过几回门。
一天上午,小白鹭刚放飞到红椿树上不久,下起一阵暴雨。红椿树枝叶本来不多,小白鹭完全暴露在暴风雨中,雨水猛烈地抽打着,红椿树枝在不停地摇摆着,我隔着雨幕大声呼唤着它,想让它快回来躲雨。也许雨声太大,它根本听不见;也许是它的遗传在起作用,它根本就不怕风雨。只见它不惊不怕,稳站在枝头,头收靠在肩上,紧裹着双翅,任暴风雨冲刷。
约半个小时后,雨如突然来一样,也突然停了。恢复了平静,耀眼的太阳又照在红椿树上。刚被暴雨洗净的红椿树叶绿得像翡翠,站在枝头的小白鹭白得耀眼。只见它伸了伸细长的脖子,头潇洒地一摆,浑身一抖,抖落掉刚才满身的雨水。我正看得入神,想不到它身子一侧,唰的一下,亮开了它的左翅。啊,无比洁白美丽修长之翅!这不就是神话传说中天使的翅膀么?小白鹭把展开的左翅收拢后,转了转体位,站稳了,身子一侧,又唰的一下,又亮开了同样洁白美丽修长的右翅。
小白鹭飞翔已不成问题,下面是要让它自己找食。于是我开始有计划地减少喂它的鱼量。果然奏效,小白鹭放飞时,不只飞到红椿树上,有时要飞出去1-2小时后才回来。家南面几百米就是青衣江,江心冲积洲边常有成群的白鹭在觅食,嬉戏。江对岸的隐蒙山的大片树林,简直就是白鹭的家园,大群大群白鹭在那里筑巢,生活,繁衍后代。
在这样的放飞几次后,我们的小白鹭再也没有回来,我们的小白鹭归去了,回到它自己的家园,自己的世界——美丽的大自然。
不时到阳台上,朝红椿树望望,看看我们的小白鹭是否回来作客,已成了我新的习惯。
“就是那天早上你不喂它鱼!”这句话将成为爱人长久抱怨的话。是呀,为小白鹭买的小鱼还有几包冻在冰箱里,等它回来吃。
小白鹭,我们都舍不得你。但,你毕竟不属于我们。你和我们一样同属于这江河、山川、森林,同属于这美丽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