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事王运慧给我送来一本她的新作《梦回额济纳》。全书共16万多字,精选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发表的68篇散文、随笔,时间跨度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当下,珠链一般串联起了作者亲历的往事。
作者生于军人家庭,从小随父辈一起辗转大江南北;参加工作后又经多岗位历练,阅历颇丰。我虽不像她在部队大院里长大,但也从军十五载,故而在阅读她的文章时倍感亲切,尤其是对军人、军属的描写,常让我心生共鸣。在《沙枣情意长》《梦回额济纳》两篇散文中,她写道:“沙尘暴频繁肆虐,到处是沙砾……为了阻挡沙暴,基地的窗户都是三层”,“大漠枯沙,童年挚友、咬不动的马肉、军人的铁血柔情、清澈的额济纳湖水、长生不死的顽强的胡杨木、还有那甜蜜酸涩的小小沙枣”,以及“童年的梦是枕在沙丘上做的,大漠风景重重叠叠,叠进我的梦,拂不去的乃是那戈壁的风啸”,字里行间抒发了军人与军属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煅造出坚韧不拔的风骨,彰显了他们在恶劣环境下迸发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这些文字将读者带入激情燃烧的军旅生活,沉浸于作者所描述的“与小伙伴们野马般奔跑,无遮无拦,肆意酣畅,直到累得倒地,然后大笑着奔向额济纳河”的生活场景中。本书共配有油画、工笔、速写等44幅美术作品,图文并茂,且插图均出自作者之手,创意新颖。文配画,让人大展想象空间;画补文,让人回味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