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共9章78条,明确规定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民营经济组织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支持,同时也加强了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原始创新的保护。
民营经济促进法中规定,要支持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开放共享。鼓励各类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与民营经济组织创新合作机制,开展技术交流和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专利权和侵犯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
在强化服务保障方面,明确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同时,在加强权益保护方面,强调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针对违规干预经济纠纷的情况,办理案件应当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遵守法律关于追诉期限的规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针对异地执法的情况,要规范异地执法行为,建立健全异地执法协助制度。禁止为经济利益等目的滥用职权实施异地执法。
另外,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拒绝或者拖延支付民营经济组织账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向民营经济组织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依法订立的合同的,由有权机关予以纠正,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