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要从一张老照片讲起。
老照片和新合影的光影里,流淌着的爱,始终如一。
老照片
2010年,重庆的盛夏,热浪中裹着嘉陵江的水汽。
冉光辉,是一名重庆“棒棒”。
“棒棒”,是当地长期从事搬运工作劳动群体的专属名称。
当年,一根竹棒、几捆麻绳,是他们工作的“搭档”。
冉光辉每日在朝天门批发市场附近爬坡上坎,忙着扛货、发货。
他的目标很简单:努力地干活,让一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一年的父亲节,冉光辉背扛一大袋货物,手里牵着3岁的儿子冉俊超。两人一高一矮,稳步向前。
肩上压着生计,手里牵着希望,沉甸甸的父爱此刻具象化。
这一幕,也被摄影师用镜头记录。
不懈努力
时光飞逝,冉光辉今年56岁,鬓角已生白发。
重庆曾浩荡的“棒棒军”,也仅剩千人左右。
他曾试过网络卖货,送过外卖,但还是选择了做“棒棒”。
一包货一包货地扛,生活在这份努力中一天天变好。
他最初用竹棒挑货,后来用肩膀扛货。再换上了板车,又改用电动板车。
冉光辉全家也早已从昏暗的出租房,搬入了自家的房子。
尽管力气不如从前,他始终没想过放弃。
他说:扛扛就过去,再扛八年,等儿子成家立业就松口气。
他觉得,不管背上的货有多重,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就会离目的地更近一步。
新合影
时间不语,雕刻着生活,也见证着成长。
当年老照片里的小男孩冉俊超,如今已是18岁的少年。
今年,他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考——高考。
高考结束后,冉俊超和父亲再次来到朝天门,拍了一张新合影。
合影中,冉俊超的手搭在父亲肩头,两人笑容满面。
他青涩的脸庞与父亲眼角的皱纹、手里的竹棒同时被定格。
从小跟着父亲上下工,在冉俊超看来,父亲是后盾,更是最敬佩的人。
他给父亲买了一块手表,一件新衣服。这笔钱,是他攒了多年的零花钱。
他希望父亲不要那么辛苦,期待用自己的努力,将来为全家换一套电梯房。
而在冉光辉看来,他对儿子的期待很简单。只要儿子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考好人生中每一次考试,就足以让他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