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的商业中心,合肥市老城三孝口一带从来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南来北往的车辆。从长江中路向南转向金寨路,七桂塘和红星路附近,仰望用巨大马赛克壁画装饰的两栋高层建筑,总会唤醒人们关于时代、艺术等的美好回忆。这两座大厦就是玉屏楼和金融大厦,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距今已届不惑。
金寨路430号、七桂塘商业街7号楼。这是在城市档案馆卷宗里的地址和名称,官方的名称则显得很有来头:玉屏楼——似乎暗示着与天下闻名的黄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对大多数市民来说,这栋在金寨路女人街附近的建筑是一个地方色彩浓郁的称谓:龙图商厦。这,当然与包公有着默契了——包公是龙图阁直学士。
当年,作为繁华的三孝口商业中心,龙图商厦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厦的名字是由合肥书法家刘夜峰题写的隶书,字体沉稳坚定。大厦紧挨的就是合肥七桂塘市场,鎏金大字也同样出自刘老手笔。
大厦的西立面上镶嵌着一幅长宽各约17米的“凤阳花鼓”大型马赛克壁画,主题是“普天同庆,人仙共舞”。壁画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那种充满希望、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无论是形式或内容都让其成为当年合肥最具标志性和特色鲜明的建筑之一。这幅名为《普天同庆》的壁画由时任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的建筑师包阿华设计,也成为这位上世纪90年代被誉“墙上的艺术家”的女美术家的代表作。2019年,玉屏楼被列入合肥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录。
沿玉屏楼继续向前百米左右,在金寨路与红星路西南,就是合肥截至1987年最高的建筑——金融大厦。
金融大厦建成于1984年,1987年建成使用。一共包括2层地下室共21层,高71.1米。即便时间过了40年,以现在的眼光看,大厦依旧称得上设计新颖、风格和谐。从航拍视角来看,大厦的造型独特,平面呈现不规则六边形,西山墙面向内凹陷,整个主体平面宛如一个中国特色的腰鼓。西墙面上的巨型马赛克壁画几乎占满了墙面。壁画的画面以合肥市两大市花:石榴花的果实和桂花的花瓣为主体,配以中国古钱币图案,画内还巧妙嵌入了“国逢盛世”“长乐通宝”的字样。
2019年,金融大厦被列入合肥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录。
这幅壁画与合肥市的另一地标——环城公园的九狮雕塑,出自同一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导师、中国壁画委员会会员王熙民教授之手。不仅如此,熟悉中国美术界的人都知道,这两栋大厦的壁画设计者还是对夫妻呢。
两幅壁画皆由当时的唐山工艺美术厂放大画稿、烧制出数十万块2-3厘米大小的陶瓷马赛克,并一一贴镶的——无论是工艺还是技术都是很大的挑战。马赛克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苏美尔文明时期,当时人们用黏土制成砖坯作为建筑的主材,并在墙面巧妙地镶嵌陶片进行装饰。
中国的镶嵌艺术运用于壁画创作,起步较晚。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逐步运用到壁画创作中。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一些城市出现了有一定艺术质量的马赛克镶嵌壁画。在上世纪80年代,与合肥这两栋建筑的马赛克壁画几乎同期,中国马赛克艺术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当时最著名的就是上海外滩的汇丰银行大楼(现浦发银行大楼)内部的穹顶壁画,是中国马赛克艺术的代表。
时间已过去了40年,今天的合肥,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新的建筑不断涌现,但是,像这样以现代建筑材料和超大平面尺寸展现民族传统内容的建筑外立面设计,却不多见。时至今日,这两幅极具特色的巨型拼贴壁画,在画面尺寸、图案设计和拼贴工艺等方面,放眼全国,仍可算得上建筑外墙通体马赛克拼贴壁画的业内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