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阿姨便民缝纫点前,不少人前来缝补衣服。
本报讯 “裤子拉链坏了正发愁,没想到在地铁站里就解决了!”在合肥地铁2号线漕冲站“轨道好阿姨便民缝纫点”,刚下班的陈先生拿着修好的工装裤连连称赞。
每周五上午,“安徽好人”郝素云会准时出现在缝纫机前,她的红色马甲已成为车站里最温暖的风景。这个由合肥轨道集团联合公益组织打造的便民服务点,自今年4月以来已服务乘客超600人次,免费解决市民“纽扣掉落、裤脚开线”等生活难题。
从缝补衣物到自助结婚登记,从洗衣、理发到快照、化妆……合肥地铁站悄然开启城市生活新空间。在东七里站,一台蓝色自助体检机前排起了队。“换驾驶证再也不用跑医院了。”市民汪女士说,“十分钟搞定,省了半天假”。
走进合肥地铁3号线幸福坝站婚姻登记处,幸福感扑面而来。因“幸福坝”与“幸福吧”谐音,2024年,全国首个设立在地铁站里的婚姻登记处落户于此,目前已经有超过2000对新人在这里完成登记结婚。
炎炎夏日,合肥轨道在131个车站设置“纳凉区”,配备纳凉凳、“夏日清凉包”。2号线科学大道站外有电动车充电桩,解决上班族通勤痛点。此外,个别站点还有共享健身区、化妆间。
文化气息在合肥的地下空间持续蔓延。端午节期间,汉服爱好者在地铁内巡游;7月初的合肥大剧院站,乘客在合肥演艺集团演员的带领下,开启一场热情的《长安十二时辰》舞蹈大秀。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