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小善举
  □南京谢斐
  最近武汉生鲜超市发生了一件暖心的事,一位年轻的程序员,连续加班到深夜,在超市铁板烧区域点饭的空隙,与远在外地的父母通了一番电话。也许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他的情绪突然失控,当场抹起了眼泪。炒饭的铁板烧师傅看在眼里,默默煎了根香肠和两个鸡蛋,摆成100分的形状送给年轻人,用哄孩子的方式给他传递了一份特别的温暖。
  我想这一幕一定会在这个年轻人的心里定格,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安慰和鼓舞,一定会帮他驱散冬天的寒冷和阴霾。
  有句古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去做,小善举多了,社会就会充满温馨。其实只要我们平时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在生活中发现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不是刻意去做某件好事,就是发自内心的一个举动,自然平常,却最是纯洁可贵。
  我有一次乘坐公交,没想到卡上余额不足。那时手机还没有支付功能,正在尴尬中,一个年轻的女孩从零钱包里找出两元钱,帮我放入了投币箱,我连声感谢,她只是笑笑说:“没关系,正好兜里有零钱。”
  后来在公交车上,我也多次遇到过别人无法投币的情况,很自然地,我也会帮忙代刷。有时候,不等我站起来,就会有手快的年轻人用支付宝付了款。
  闺蜜阿雯,上世纪90年代在外地上大学,有一个周末她心血来潮,去苏州找已工作的同学玩。临行前两人通了一个电话,约定同学在车站等她。结果火车误点,同学迟迟等不到她就走了。那时手机还没有普及,联系很不方便。阿雯下火车后傻眼了,凭地址找去了同学单位,请门卫想办法与她联系,结果还是找不到人。一番折腾下来已近晚上十点,阿雯慌了,正打算去火车站呆一个晚上,那个门卫却让出了门房,让阿雯临时将就一下,而他自己,就在门外呆了一个晚上喂蚊子。第二天一早同学赶到,两人向门卫表示感谢,他只是淡淡一挥手:“女孩子晚上在外面不安全,下次一定不能大意。”
  俄国作家屠格列夫有一篇文章《乞丐》,说他在路上被一个贫穷衰弱的老人拦住了,乞求施舍;结果他摸遍了口袋,也掏不出一个子儿,只能紧紧握住乞丐的手,抱歉道:“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谁知乞丐也紧紧握住了他的手说:“谢谢,兄弟,这也是一种施舍啊!”
  善举不是非得捐钱捐物,有时候,一句理解的话,一个安慰的眼神,一个牵手的动作,就是一个个小善举。如春风化雨,如润物无声,在人的心中泛起点点涟漪。小小的善举,可以给他人带去温暖、感动,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愿你我都被这个社会的温暖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