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探寻包公足迹,聆听包公故事,传承包公文化,弘扬廉政清明。4月26日,“我从包公家乡来”2021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出发仪式在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一楼大厅举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陈续,新安传媒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传光,中共肥东县委书记孙良鸿,新安晚报社总编辑刁广冰,肥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高彬等领导,以及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代表参加了出发仪式。合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洪书霞主持出发仪式活动。
本次活动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中共肥东县委、安徽包公研究中心主办,新安晚报社、中共肥东县委宣传部承办。新安晚报社副总编辑甘社会,合肥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尹道忠,肥东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许泽夫等领导,文史专家、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合肥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文史委主任戴健,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长、安徽大学兼职教授潘小平,大皖徽派主编、作家马丽春等专家学者也参加了仪式。
合肥市肥东县是包公的家乡,包公也曾在河南开封、商丘,广东肇庆、河北沧州、河间等多地为官,留下了为官清廉、秉公执法的故事,形成了在国内外影响深远的“包公文化”。从2019年开始,由多家媒体组成的“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先后到广东肇庆、河南开封、商丘、浙江宁波等地,沿着当年包公为官足迹及包公后人精神传承所在地,宣传包公事迹,弘扬廉政清明。活动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仅两年时间,就形成了强大正向舆论氛围。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宣传覆盖人群超过4亿人次,引起受众广泛关注,也赢得各界认可,取得了巨大的社会传播效应。活动还获得了中国经营大会的融媒体经典案例奖。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样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我从包公家乡来”2021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开启新征程,邀请省内外媒体同行、文化界人士共同前往河北沧州、河间、雄安新区等地,进一步展示美好安徽的深厚文化内涵,宣传合肥市、肥东县近年来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建设的巨大成就。
包公是肥东、是合肥的一张名片,而包公文化中的廉正清明,在新时代里焕发新生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新安晚报社总编辑刁广冰在代表承办方致辞时表示,讲好包公故事,弘扬包公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是安徽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新安晚报作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省级主流都市报,弘扬传统文化,讲好安徽故事,更是责任旁贷。此次活动再出发,必将能够提升安徽和合肥的美誉度。
肥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高彬在致辞中说道,千百年来,包公断案如神、清正廉洁的形象深入人心,包公文化是丰富的,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从包公家乡来”不仅是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之旅,肥东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沿着包公足迹,进一步挖掘包公文化的现实意义,传播包公故里的品牌形象,共同提升包公文化的影响力。
接着,肥东县委书记孙良鸿为采访团领队代表授旗。仪式最后,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陈续宣布“我从包公家乡来”2021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正式出发。
据了解,出发仪式后,采访团将北上走进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和雄安新区。这里流传着很多与包公有关的故事,采访团将探寻当地的沧州文庙、包公祠、河间府署等包公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搜集包公故事。此外,活动还将以座谈会、推介会等方式,将“包公家乡”肥东、合肥的发展成就宣传出去。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文余康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