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借暴雨营销,岂能道歉了事?
  □夏熊飞
  暴雨成灾,网上却开始流传着3张海报,为河南本土房企康桥地产、永威置业、亚星集团借特大暴雨进行营销。7月21日早间,康桥集团就该事件发布致歉声明,称公司已第一时间撤下相关广告画面,并将严格审查处理。“公司将完善内部审核机制,整改相关业务流程。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免职、降薪、降职等问责处理,并全员通报。”(7月21日红星新闻)
  借势营销是很多企业常用的营销手段,用得好可达四两拨千斤功效,很多经典营销案例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巧妙借势。但借势也要分场合,不分场合抖机灵,为了蹭所谓“热点”,连基本的公序良俗都不管不顾,那翻车只是早晚问题。
  河南遭遇罕见洪涝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全社会都在众志成城抗洪救灾,可上述三家河南本土房企,却依仗“地利”,借暴雨营销,用“入住高地,让风雨只是风景”“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有车位,无烦恼”等广告语大秀“优越感”,来推销自家产品,着实令人气愤与不齿。
  靠民众住宅被水淹、汽车被水泡等遭遇来抬升自家产品所谓的“优越性”,不仅将其格调低下的营销策略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在受灾民众伤口上撒盐。如此借势营销,的确火了一把,可惜却只是招人唾弃的“黑红”,不仅没能带来产品销售的加成,更是让企业形象、美誉度一落千丈,生动诠释了何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三家作为深耕本土的房产企业,恐怕在不少河南民众心目中已经上了黑名单。
  目前,已有一家企业道歉,并内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处理。道歉是必须的,内部问责也必不可少。借势营销翻车案例不在少数,如在公祭日等庄严肃穆期间发布不合适的广告内容、利用牺牲英雄肖像推销自家产品等,即便不断有企业因此道歉,可不分场合抖机灵的营销行为依然不时撩拨着公众神经。
  这说明仅有道歉与内部处理还远远不够,在逐利冲动之下,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企业自律上显然不行,还需有足够的他律举措、机制加以约束与威慑。其实对于恶俗、低俗的借势营销行为,《广告法》有着明确的禁止规定,如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再如第九条也规定了广告不得有“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等情形,而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也明确了应承担的责任。
  可见借暴雨营销等低俗、恶俗营销行为,不只是伤害了受灾民众的感情、违背了公序良俗,更是涉嫌违反《广告法》,对于这样的行为显然不能止于道歉与内部问责。必须依法依规予以处理,让其付出相应代价,只有板子打疼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企业才能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