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晃趟子
  □青阳章小兵
  青阳人喜欢“晃趟子”,我也不例外。
  43年前,我从乡下来到县城,感到十分新奇。工作之余,晃趟子便成了我的一大爱好。从当时的东门酒厂晃到西门纪念塔,有人戏谑地说:“一泡尿就到了。”这多少有些夸张,说一根烟的工夫,那倒是恰如其分。青阳县城是呈东西走向的,倘若从南街晃到北街,真的就是一袋水烟的距离。当时,县城的老房子高不过两层,还都是砖木结构的,许多商店的大门,都是木板串起来的排门,上下班都得肩扛。当年,我曾经在十字街百年老药店汪同和当过学徒,人瘦体弱扛不动那扇板门,板门倒下砸坏药店挂在柱子上的百年老座钟,这成了我心中一个难忘的心结。
  当年,外地来人了,问青阳什么地方好玩?我就首先想到纪念塔,带着友人晃趟子就晃到西门的纪念塔。其实,纪念塔就是烈士陵园,除了一座高耸的烈士纪念碑,修葺整齐的一级级踏阶,还有茂密的松林,其它真的什么都没有。但在当年,却是青阳人晃趟子的最佳去处。翻开有些泛黄的相册,我有许多相片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岁月悄悄流逝,人的爱好也在不断地改变,但晃趟子的爱好却有增无减。现今,在青阳县城晃趟子多了许多选择,是晃大趟子,还是小趟子;是晃热闹的趟子,还是安静的趟子;是带友人晃趟子,还是一个人晃趟子;是健身晃趟子,还是遛狗晃趟子,都有一番讲究。
  在青阳县城晃大趟子,除了具备应有的体力之外,还必须有相当大的耐心与闲适的时间。因为不管你从什么地点切入,这一趟晃下来,没有一两个小时,恐怕是不行的;晃小趟子,场地就太多了。芙蓉角、谈心角,甚至每个小区都有晃趟子的地方;晃热闹的趟子,可以激情大家唱,也可以黄梅戏角哼一段,甚至蹦跶几下广场舞;晃安静的趟子,静静的人民公园和图书馆,都是不错的选择;带外来友人晃趟子,最好的选择是看过花海之后,再沿着芙蓉湖漫步。远处的笔架峰隐隐约约地沉璧湖中,恍若一幅写真的壁画。有位远道而来的友人,感慨地说:“你们真幸福啊!天天生活在大花园中。”我笑着说:“你与其羡慕,不如把家搬到青阳来。”没想到我的一句玩笑话,他却当了真。他回家后与家人相商,真的在芙蓉湖边买了一套别墅。他说:“奔忙了大半辈子,退休了就在芙蓉湖畔过上神仙般的日子。”我一般喜欢单独晃趟子,关了手机,信步而走。青阳不大,熟人很多,走不了十多步就会遇到一个熟人,默默地点点头,挥挥手,算是打了招呼。也有十分熟稔的,停下来聊工作聊身体,彼此一番祝福之后,便各自晃去;健身晃趟子的人很多,大多到体育场去,走上十多圈,甚至二十多圈;遛狗晃趟子也成了小县城的一种时尚。我家的毛毛似乎对晃趟子成瘾,每天晚饭过后,它就乖顺地围着你转,用渴求地眼光盯着你,盯得你心中发毛。此时,你只要说声“走”,它便欢天喜地地四脚朝天躺在地上,习惯性地让你给它拴狗绳。遛狗晃趟子一般选择人少的小径,走在鲜花绿茵旁,人也怡情,狗也尽欢。
  晃趟子成了青阳人早晚的功课。平时喜静少动的我,唯一的运动就是晃趟子。每天徜徉在青阳县城这座大花园中,我们用脚步叩响一个个黎明,用身影剪落一个又一个黄昏。纤瘦的县城渐渐地富态万方,我却老了。想起儿时在乡下,遇到有人说晃趟子,乡人嘴上不说心里却在骂:“吃饱了撑的”。那时,乡人不说忙得没时间晃趟子,也实在是晃不起趟子。只在农活最忙的季节有一两餐干饭吃,一般晚上都是菜煮稀饭,一肚子水哪里经得住这样的晃荡?只好早早地睡觉,还省了煤油钱。在记忆的调色板上,县城由苍老灰白变成了山清水秀。每一次晃趟子回来,我的心中都有要为县城日新月异的发展写一首诗的冲动。每次晃趟子哪怕重复走了不知道多少遍的那条路,总是给我不同的感受:紫薇花开了,梧桐花开了,合欢花开了,桂花开了,梅花开了。每次晃趟子仿佛都走在季节的节点上,不需要翻开日历,那路边的物候就向我呈现着大自然最绚丽的一面。与其说我晃趟子是走在路上,不如说我是走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