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刘庆峰:听见人工智能“花开的声音”
  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团队数从157万增至265万,因材施教的智能平台成了教育“双减”的好助手,智医助理“看”了2亿多名患者,“AI赋能”则让很多传统企业多了位“数字员工”……10月25日,在第四届世界声博会暨2021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发表开幕式致辞时说,他听见了人工智能“花开的声音”。
  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开花结果”
  面对疫情的严峻挑战,过去一年,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团队数从157万增至265万。2021年A.I.开发者大赛联合60多家行业伙伴共建105道赛题,参赛团队数以146%增速从9000多家增长至22472支,其中40%来自新一线城市,87%是30岁以下的开发者、创业者。“从创业年龄看创业生态的可持续性,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是欣欣向荣、年轻蓬勃、即将改变世界的伟大历程。”刘庆峰说。
  在“AI势力”蓬勃成长的同时,人工智能也正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场景。刘庆峰举例,在教育上,人工智能技术对落实“双减”政策发挥了很大作用,“能够精准分析孩子们的兴趣特长和薄弱点,从而降低了孩子们无效作业的时间,也提升了老师们备课的效率。”在医疗上,科大讯飞“智医助理”自从在合肥试点上线以来,已经“看”了2亿多患者,在安徽基层给出了97万个修正诊疗方案,“帮助医生做出更加精确的诊断。”
  “人工智能不再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概念,而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能让你亲自感受。”刘庆峰说,人工智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触手可及,“而这种触手可及,是源头创新、产业应用以及广大开发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模仿林志玲声音现在一句话时间就够了
  人工智能“开花结果”,为越来越多的人创造美好生活,这离不开技术的深耕和进步。刘庆峰说,2010年刚开始打造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时候,只有3项技术的能力,“而今天我们已经有400多项技术的能力,这是核心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们开放平台今天的繁荣。”
  “我们在持续打造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的领先引擎,包括怎样使我们机器用更少的数据学习更多的知识,怎样用更少的人工标记让机器自主学习等。”刘庆峰举例说,早期机器要模仿林志玲、周群等人的声音,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够模仿出来,“后来需要一天,再后来需要三个小时,现在一句话时间就行了。”
  “讯飞开放平台2.0”正式发布
  为了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发展,刘庆峰也当场发布了讯飞开放平台2.0战略。他说,科大讯飞将联合行业龙头共同搭建基线底座,通过行业低代码与零代码面向开发者开放应用场景、征集应用创意,以标准体系、测试平台、认证体系、培训平台、低代码开发平台、开发者大赛六大举措支撑开放平台2.0战略落地。
  他说,在讯飞开放平台2.0战略中,会把更多场景开放出来,同时让广大开发者的各种创意汇聚起来,“我们吸取他们的创意,形成我们整个平台。”刘庆峰说,未来,各个领域的开发者,各个行业的应用,几乎不用了解核心技术,“而是采用直接拖拽,直接可视化的逻辑处理,就可以解决一个又一个行业的关键问题。”这样一来,创业者可以不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只要懂得场景应用,有创意、有灵感和想象力,就可以加入到人工智能的2.0洪流中来。
  一颗种子到鲜花怒放,总要经历在黑暗土壤中的孕育和萌芽。而小草的成长,也要经历风雨的吹打,才能够含苞待放。人工智能同样如此,“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发展,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迎来持续的鲜花怒放。”刘庆峰说,安徽正在努力建设“三地一区”,在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沃土上,他希望与更多人携手,共同为人工智能的美好明天奋斗前行。
  肖玲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见习记者于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