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述案例,不难看出,疫情之下,人群中有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突显。疫情发生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情绪反应?在合肥雅之琳心理工作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琳看来,主要是疫情的突发性及不可预知,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心理压力,最重要的是平时所习惯的、以前积累的种种应对方式失效了,这就是危机状态,也是评估危机状态很重要的一个应激反应的核心。创伤破坏了人的五个基本要素,即安全感、信任感、控制感、自尊、亲密关系,从而在情绪、认知、行为、生理上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
不过,并不用担心,王琳说,无论是此次疫情还是其它重大、紧急情况下,人们出现应激反应都是合理、正常的。从个体层面来说,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愤怒、抑郁、恐慌。从群体层面来说,可能会出现猜疑、敌意、控制、恐慌、冲动。“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对我们有保护作用,因为消极情绪也具有一定的进化意义。”
那么,从积极心理来看,该如何应对压力和缓解压力呢?王琳说,首先可以积极认知应对负面思维。“正念、冥想、禅修、内观、太极等,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察觉当下自己的思维和情绪,然后加以调节,缓解紧张的状态,使思维更加积极、理性、平和,减少和化解负面思维。”
其次,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际关系对群居动物人类而言十分重要,可以维护和发展和谐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积极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很好的社会支持,人们也可以从人际关系中得到滋养,比如陪伴和安慰、行动和资源的支持、提供稳定的互动和安全感。
最后,需要积极的行动。比如微笑、和颜悦色、生活规律、运动、读书、听音乐、唱歌、家庭游戏等,积极沟通、表达感恩,全神贯注、物我两忘、慧眼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