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在合肥召开,发出了开局即冲刺、聚力抓作风的强烈信号,宣示了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坚定态度,树立了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的鲜明导向,提振了全省上下创新创业、跨越赶超的强大信心。全省各地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有力有效抓好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各项任务落实,奋力开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现场办公,把群众和企业的事当家事
解决好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作风建设是重要突破口。
今年春节前后,安徽华润金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一度为企业用汽而焦虑。公司现生产用汽量每小时约25吨,三期工程中药配方颗粒提取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生产用汽缺口达每小时25~30吨,将严重影响公司扩能增产、实现百亿企业目标。
接到情况反映后,淮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朝晖2月15日赴高新区实地调研,在华润金蟾药业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倒排项目建设时间节点,主动对接企业,积极为项目建设扫除障碍,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据了解,淮北市纪委监委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针对重点问题建立完善“清单+闭环”“倒查+问责”工作机制,全程跟进监督落实。4月17日,相关供汽供热项目开始施工,同时做到边征收清表边动工建设,大大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
企业有合理需求的全力做到,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坚决禁止,这样才能为企业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前不久,安徽金盛食品有限公司反映称,2019年以来,淮南市、区财政因沟通不畅,累计拖欠补贴资金339760元。随后,淮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顾文到经开区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现场办公,积极协调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和经开区财政局解决问题。目前,补贴资金已兑付到位。
“虎年第一会”上,省委提出“一改两为五做到”,即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做到对标对表、有求必应、真心真情、求真抓实、知敬畏守底线。此后,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把群众和企业当家人,把群众和企业的事当家事,切实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和企业的心坎上。
科技赋能,有效搭建政企沟通新桥梁
“我们是一家生产高效节能恒速电锭电机和家用电器电机的企业,厂里新招来的关键技术人员及技工有4人近期已向企业提出了离职申请,其主要原因是子女上学问题未能得以妥善解决。”2月18日,来自宣城坚腾智能传动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的一封求助信,出现在宣城市营商环境“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上。
为企业留住人才,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宣城市经开区管委会接到服务平台交办单后,立即成立由多个职能部门参加的专项工作组,及时深入企业,实地了解情况。找到问题症结后,专项工作组多方协调,帮助提出离职人员的子女顺利办理了入学手续。
“非常感谢经开区工作人员的倾力相助,也要感谢相关部门为我们企业搭建了这么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这么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哪儿都不去了,就留在宣城扎根安家!”一名企业技术人员激动地说道。
为严格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让监督“探头”直达营商环境一线,宣城市纪委监委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会同市“四送一服”办公室和市经信局开通营商环境“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实现“码上监督马上办”,有效搭建起政企沟通新桥梁。
据了解,企业通过扫描服务平台二维码,可以根据页面指引快速反映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诉求,由经信部门收集并交给相关单位办理解决,纪检监察机关将全程跟进监督,并及时开展回访。如有涉及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纪检监察机关将会直接受理。
同时,宣城市纪委监委还结合实际研究出台营商环境“监督一点通”平台反映问题督办工作办法,加强对平台反映问题办理情况的日常监督。截至4月18日,该平台共收到企业反映事项和投诉问题82件,办结76件,正在办理6件,办结率达92.7%,满意率97.4%,服务平台的便捷高效受到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
提级办理,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省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若干举措》,要求持续创优营商环境,推动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地认真落实若干举措,标本兼治抓实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改,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迈上新台阶。
为切实把监督推动“一改两为”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合肥市纪委监委下发《关于建立落实六项机制加强执纪监督推动“一改两为”改进作风的通知》。一季度,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共计80起,处理10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4人。
合肥市包河区、巢湖市还对重点村(社区)探索开展提级监督。为摸清“三资”底数,包河区纪委监委会同区财政局、区农林水务局、区审计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全面了解掌握常青街道仰光社区、同安街道卫岗社区2个试点社区在集体收益、投资项目、资金使用、征地拆迁及惠民政策等方面的相关情况。
以提级监督为契机,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进一步增强基层监督治理效能。巢湖市委第三巡察组在对夏阁镇巡察时,发现元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在2017年实施为民服务大厅新建工程过程中,涉嫌套取工程款挪作他用。随后,中央第五巡视组在安徽巡视期间向巢湖市移交了相关问题线索。考虑到问题线索较为复杂、群众反映强烈,巢湖市纪委监委决定对该线索进行提级办理,明确由一位市纪委常委包案负责,由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直查直办。
据了解,监督上提一级,监督力量更强,监督方式更灵活,异地监督效果更好,有效避免了熟人监督难等问题。同时,提级监督让监督直抵基层末梢,使监督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执纪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打通了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真抓实干,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
以“两为”为重点狠抓作风建设,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创新举措,确保“一改两为五做到”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阜阳市聚焦深化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创新开展“两有三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推进“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为群众解难解烦解惑”主题活动,突出“解民难、纾企困”这两个重点。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网上有人听、网下有人办,推进早解决、快解决。截至4月20日,阜阳市“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平台共收到投诉意见建议242941件,已办结219537件,办结率90.37%。
为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措施落地见效,淮南市纪委监委按照《关于加强监督推动全市进一步改进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工作方案》要求,对推进“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对收集的问题督促整改,活动中市级领导走访企业278家,收集解决问题286个(件);其他单位领导班子走访企业279家,收集解决问题143个(件)。
聚焦“一改两为”持续发力,监督推动政策举措落地见效。芜湖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具体措施》,提出6个方面20项50条具体措施,主动与牵头部门对接,压紧压实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主体责任。以案为鉴强警示,梳理印发《作风问题表现清单》,督促各级党委(党组)举一反三、对照检视查摆重点问题,落实“清单+闭环”工作要求。通报查处的遇事推脱不担当、服务群众不作为、弄虚作假乱作为、干扰破坏营商环境等典型问题,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虎年第一会”召开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聚焦聚力“一改两为五做到”,以真抓实干作风办好民生实事,以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逐渐汇聚起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强大力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