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我国夏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同时,今年的夏粮收购即将拉开序幕,国家继续在部分主产区实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全面提高。
保障粮食安全,要保障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是种粮的主体,农民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必须让种粮农民不吃亏、多获利。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保障农民收益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仅要通过最低收购价格给种粮农户“兜底”,稳住农民种粮信心、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更要解决好“谁来种地”这一问题。这就需要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将支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更要加大向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和收购环节补贴力度,等等。让农民愿意种粮、种粮赚到钱。
保障粮食安全,要保障种粮农民种好地。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一方面将“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落实到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另一方面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关键在科技。从研发推广优良品种和保护种质资源,到提升农机装备质量,用科技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只有解决“如何种好地”这一问题,农业根基才能更稳,发展底气才能更足,农民生活才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保障粮食安全,要确保种粮农民收入稳定。夏粮以小麦为主,约占全年产量的1/4。今年以来,由于农资价格等涨幅较大,农民的种粮收益空间受到挤压,此时,我国适时提高夏粮最低收购价格,为的就是保护种粮农民的根本利益,确保种粮农民收入稳定。这也对夏粮收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区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压级压价、抬级抬价、拒收符合标准的粮食。
粮食是饭碗,也是信心。夺取夏粮丰收,是实现粮食全年丰收的第一场硬仗,而夏粮收购对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大意义。各地区要把党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落实落细,只有让种粮农民更加富裕富足,他们才有干劲,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行稳致远。
□孟哲(原载于5月22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