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泥瓦工获50万补贴”见证人才观念重塑
  □杨朝清
  1979年,陈红伟出生在丽水市缙云县白岩村,从事瓦工工作至今已有20余年。2020年,陈红伟参加“浙江技能大赛”砌筑项目比赛,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荣获“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近日,陈红伟凭借这项省级荣誉被评定为缙云县“E类高层次人才”,享受6万元人才津贴和50万元购房补贴。(5月29日《处州晚报》)
  对于那些难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农家子弟来说,学一门手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泥瓦工获50万购房补贴”生动地说明:在技能型劳动得到越来越多价值认同的今天,一些看上去不够光鲜的普通劳动者同样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泥瓦工并没有多高的门槛和技术含量。不论是在乡土大地,还是在城市里,都有很多泥瓦工的身影。不论是“杭州快递小哥被评高层次人才”,还是“美容师落户上海”,抑或“泥瓦工获50万购房补贴”,都在释放和传递一个信息——只要拥有“工匠精神”,普通劳动者也可以成为高层次人才。
  三年学徒生涯,二十多年的行业经验,虽然泥瓦工工作环境很脏很累,但“做了就必须做到最好,毕竟造的是用来住的房子”,陈红伟对手里的活计充满敬畏和感情,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手与心相连,一个出色的手艺人不仅要在技能上出众,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文明素养。由于名气越来越大,周边村民都喜欢请陈红伟干活,他的收入也不断提高。
  一个工匠的成长成熟,需要一个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过程。毕竟,技艺的提升、经验的丰富难以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滴水穿石的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淀,不仅是一个技能不断突破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砺意志、精神成长的过程。
  明明活多到做不过来,陈红伟并没有自满和止步,而是渴望在技艺上“更上一层楼”,为此他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来精进手艺。在和职业院校科班选手同台竞技的过程中,陈红伟克服自身理论知识上的短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哪怕是获得了“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陈红伟也笃信“艺无止境”,始终坚持学习。“泥瓦工获50万购房补贴”的成功密码,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通过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不懈奋斗来实现梦想。
  在身份社会逐渐向专业社会过渡的当下,一个人的价值认同越来越少地来源于身份标签,而是越来越多取决于角色扮演。不以出身论英雄,普通劳动者只要干得足够好就可以成为“高层次人才”,就可以享受城市在落户、购房补贴、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福利待遇,“泥瓦工获50万购房补贴”见证了城市人才观念的重塑与更新,彰显了城市的开放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