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戏画闲言】节庆食品毕竟也是用来吃的
  月饼和粽子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超过三层;售价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包装成本占售价比例调减为15%;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且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为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促进月饼和粽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近日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让月饼、粽子包装“瘦身”和“轻装上架”。(5月27日《北京日报》)
  在出售的食品中,粽子、月饼等节庆食品的过度包装最过分,商家大力推荐的大礼包、高档礼盒必定少不了。还有更离谱的,甚至通过使用贵重材料、混装高价值商品来给粽子、月饼“乔装打扮”,就因为粽子、月饼是家家户户过节必吃的大众化食品,让它们穿上精美豪华的“马甲”,立马身价倍增,生产厂家、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吃的无非是个过节的氛围。一旦节日过了,遗留下的包装,哪怕是再豪华、再精美的包装,也只能作为废弃物送进垃圾箱,派不了啥用场。
  粽子、月饼之所以要过度包装,关键的原因在于市场上有大量的请客送礼的消费需求,“买的不吃,吃的不买”的潜规则流行,生产厂家、商家投其所好,导致过度包装成本越来越高,甚至远远超过了粽子、月饼本身的成本。不得不说,是某种程度上的消费心理扭曲,以及好面子、攀比风盛行,直接催生了过度包装。
  粽子、月饼过度包装除了推高售价,把大多数消费者挡在消费门外,还大量浪费资源和能源,对环境造成污染,有悖于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也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注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监管总局为粽子、月饼包装立规矩,过节食品该“轻装上架”了。
  很喜欢以前老月饼的包装,简简单单的一张油纸,包着几只月饼,没有繁复的包装,深受消费者认可。的确,厂家、商家应该推出更多的包装简约、售价实惠的食品,满足市场需求;消费者也应该更多地为类似倡导节约、环保之风的食品掏腰包,过一个朴素、清爽的节日。毕竟,粽子、月饼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攀比、显摆的。郑建钢/文沈海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