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街谈巷议】消费券应兼顾普惠性与针对性
  北京市发放“绿色节能消费券”,每份券包1500元,可购买符合条件的21类绿色节能产品;成都市发放数字人民币线上消费券,金额共计1.6亿元……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的消费券,在发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6月14日《重庆晨报》)
  发放消费券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从目前一些地方发放消费券情况来看,确实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要放大消费券的刺激消费效应,在笔者看来,相关举措既要有普惠性,又要有针对性。
  于消费券普惠性方面而言,消费券的发放应当面向全民而非部分群体,消费券的使用应当面向全体商家而非部分商家。
  一方面,消费券的发放应当面向全民,既要有线上发放模式,也要有线下发放模式,让那些抢不到、不会领电子消费券的人都能用上消费券,享受消费券的福利。按照目前大多数城市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来看,基本上以线上发放为主,且是抢票式发放、抽奖式发放,造成不少人特别是对消费券政策不够了解的中老年人没有抢到消费券或者压根就不会抢消费券。
  另一方面,消费券的使用应当面向全体商家,既可以在大商家使用,也能在小商家、小商户那里消费,为小商家、小商户招揽生意。目前很多城市对消费券使用场所有严格的限制,像文旅消费券一般只允许在大型文旅企业、知名景区消费使用,将小型文旅企业、景区排除在外。
  于消费券针对性方面来讲,消费券的发放使用要考虑老百姓的民生需求,要与企业优惠券形成叠加效应。
  一方面,消费券的发放使用要考虑老百姓的民生需求,而不只是瞄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消费需求,比如汽车消费券、文旅消费券。要看到,中低收入人群受到疫情的冲击相对更大,他们生活质量受到的影响也更大,他们更需要贴近民生需求的消费券,减轻他们的消费负担,保证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消费券的发放使用要与企业优惠券相结合,叠加发放使用。为招揽生意,不少企业推出了打折优惠等促销手段,消费券瞄准这类企业、行业,让消费者获得的看得见、算得清的实惠更大,更能吸引消费者,更能刺激消费。
  总之,发放消费券是要吸引老百姓消费,为商家吸引更多顾客,从而促进经济复苏,让城市更有烟火气。□张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