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12版
发布日期:
筑梦新时代逐梦向未来
——合肥市四河小学为培养彩虹少年搭建成长平台
 


  小河流淌,诉说七十余载接力耕耘。合肥市四河小学(以下称四河小学)秉承彩虹教育发展理念,引领教师创新教育理念,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探索“提质增效”新方法,助推学校办学质量逐年提高。此外,学校打造丰富的育人课程,赋能“双减”新动力,助推学校办学品质稳步提升,为培养彩虹少年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探索 追梦之路现彩虹
  伴随着教育历程的发展,四河小学在教育这所长河中一直大踏步向前,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是其发展稳固的中坚力量。一方面,学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培养“四有”好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加强教师思想引领,2021年,校长胡旭东提出“人人都是追梦人,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教育理想,鼓励全体师生种下梦想的种子,为自己的梦想和未来而努力拼搏,全校上下掀起浓厚的教研和学习氛围。
  学校注重教师内涵发展,打造魅力课堂,通过系列“筑梦”提升工程、骨干教师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师徒青蓝工程、随堂听课等方面,打造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促进骨干教师稳步前行,激励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双减”对于课堂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常抓不懈常规教研,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研究力,加强教师教研组阵地建设,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研究教材、研究课标的能力,集众智、聚群力探索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和育人功效。此外,学校还成立“视导小组”,一改随堂听课的固化模式,由校长带队随机进入班级,对教师备课、上课进行综合视导,促进教师进一步注重课堂高效。
  同时,学校还积极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各科教师根据教学的重难点统一布置基础性作业。同时统筹单元多维作业设计,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由班主任守责制的班级学科分层管理,以及年级学科教师间的分层管理“双轨并行”,设置“分层”作业,细分为“基础夯实”“能力提升”“思维培优”。老师还利用节假日设计特色作业,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真正做到“提质增效”。
  潜心耕耘,成果丰硕。截至目前,该校多名教师获得教学能手称号。在各类竞赛和评比中,教师获奖面大幅度提高:多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百花齐放 七彩花开向未来
  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校依托学科节、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依托课后服务和“三点半”课堂开设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课程,架起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彩虹桥”。学校打造“彩虹实验室”“美食工坊”等个性化课程,推出篮球、鼓乐、合唱、国画、箜竹、葫芦丝等社团活动,丰富校本课程内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校还依托中澳学院、刘一盆等社会资源开展劳动实践教育,依托家长课堂和家长委员会开展家校共育,促进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追逐梦想。
  时值初夏,四河小学的“蔬香乐园”显得十分热闹。大队委队员和学生代表正在对乐园里五月份的蔬菜种植进行评选,丰收的喜悦让同学们兴高采烈,劳动的快乐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我学会了浇水、养护、杀虫,将我们的青青菜园养护得生机勃勃。”看着乐园里的蔬果,有同学自豪地说。
  学校利用周边资源,与职业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体验。学校邀请中澳学院的红领巾志愿者给孩子们上职业体验社团课,带领孩子们体验了窝窝头、饺子、蛋糕以及曲奇饼干等食品的制作,学生们对“厨师”这一职业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是拓展学校教育空间和补充社会教育的生动实践。学校还开展各类型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自然探索及红色基因传承,分年级段开展了丰富的活动。
  此外,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学校依托全省首个区级层面的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合肥市庐阳区叶佳名少先队工作室,承办多项品牌少先队活动并成绩斐然:中队辅导员程静老师在辅导员技能技巧大赛中获得特等奖;情景剧《红色旗帜》喜获区中小学戏剧大赛展演第一名;全国U12蹦床比赛一等奖展示活动反响热烈,在省、市、区级各项比赛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获得特等奖二十余人;一等奖五十余人,优秀指导老师若干……
  如今,合肥市四河小学已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验研究基地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合肥市新优质学校”“合肥市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合肥市体艺‘2+1’示范校”“合肥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未来,四河小学将会以崭新的面貌一如既往地为庐阳区的优质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李荣荣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