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警惕!又到野蘑菇中毒高发季
省疾控中心提醒:野蘑菇中毒主要发生在6~10月,无特效药,对健康损害严重,甚至致死
  自从进入高温多雨的季节,野蘑菇生长旺盛,同时也进入了野蘑菇中毒的高发时期。我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报告显示,2016~2021年,我省野蘑菇中毒主要发生在6~10月份,共导致415人中毒,其中5人死亡,各市均有野蘑菇中毒的事件发生,均为家庭自采导致。省疾控中心特别提醒,野蘑菇中毒无特效药,对健康损害严重,甚至致死。光从外观上无法区分野蘑菇是否有毒。因此预防野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意外 “鲜美”野蘑菇“放倒”一家四口
  “我们急诊科每年都有食用野蘑菇后中毒的病例,一般一年在2~5起,其中6~10月份是野蘑菇中毒的高发期。”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徐礼友表示,一般蘑菇中毒事件以家庭为单位,他曾接诊过因食用“鲜美”野蘑菇中毒的一家四口,老人60多岁,孩子才十几岁。
  “蘑菇是老年人在路边采摘的,一家人吃完晚饭后都出现了呕吐、头晕的症状。”徐礼友介绍,在中毒的一家四口人中,最为严重的出现了肝肾功能损伤,通过血液净化等治疗才脱离了生命危险。“建议大家不要食用野蘑菇,有毒的蘑菇往往非常漂亮,从形态上看有斑点,伞呈半球型,菌柄有菌环,根部有球型菌托。”
  危害 毒蘑菇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据介绍,野蘑菇的毒性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肾损害型、类光过敏型、横纹肌溶解型几大类型。其中,胃肠炎型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多在进食后半小时至6小时内发病,病人伴有剧烈恶心、呕吐及阵发性腹痛。神经精神型多在进食后1~6小时发病,除消化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神经兴奋现象,如流涎、流泪、大量出汗、瞳孔缩小等。
  此外,溶血型则在进食后导致红细胞大量被破坏,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肾损害型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随后出现肝肾中毒性损伤,病情凶险复杂,病死率高,是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而类光过敏型潜伏期较长,身体暴露部位见光后出现明显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横纹肌溶解型一般在进食后15分钟~2小时内发病,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6小时后出现全身无力、疼痛、血尿或酱油色尿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症状,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提醒 关于毒蘑菇的这些误区要记牢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不鲜艳的无毒。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无科学依据的,部分色彩不艳丽、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有毒。野生蘑菇中,有长相平平但有剧毒的——在广东,导致中毒人数众多的白毒伞,外表纯洁朴素,又叫致命鹅膏,一个约50克(1两)的白毒伞所含毒素量足以毒死一个体量50公斤的成年人。有颜色鲜艳彰显毒性的——一些不善伪装的毒蘑菇,如毒蝇鹅膏,艳丽的外表就明显警示“我有毒”。有安全与美貌并重的——有一些蘑菇是美貌与安全并重、味道鲜美的,如一些红菇。
  误区二:可使银器、大蒜、大米等变黑的有毒。银针验毒是个流传千年的古老传说,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但所有毒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至于毒蘑菇致大米、大蒜或灯芯草变色的说法则完全出自臆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有实验人员曾用致命白毒伞和大蒜同煮,结果汤色清亮,大蒜颗颗雪白,兼之鲜香四溢,令人食欲大振。
  误区三:掰开蘑菇有乳汁或变色的有毒。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后会流出乳汁,却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牛肝菌断面会变成蓝色,也是可食用的。
  误区四:生蛆或生虫的蘑菇无毒。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也会生蛆或生虫。因此这种说法也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误区五:高温烹煮、煮沸、晒干可去毒。毒蘑菇的毒素性质通常很稳定,一般的蒸、煮、焖、烧等烹饪方法或晒干加工都不能把毒素去掉。
  省疾控中心特别提醒,野蘑菇中毒无特效药,对健康损害严重,甚至致死。光从外观上无法区分是否有毒。因此预防野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就算你真的认对了无毒的品种,但是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常常与有毒的蘑菇混生,很容易沾染毒蘑菇菌丝。所以即便吃的蘑菇是无毒的品种,仍然存在中毒的危险。
  建议 若误食毒蘑菇要及时催吐就医
  误食毒蘑菇会出现哪些症状?疾控专家介绍,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部分人误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视力模糊,以及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症状。一旦误食后出现类似症状就要高度怀疑毒蘑菇中毒,必须马上前往医院就医,千万不能拖延,否则容易引起昏迷乃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此外,还要警惕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但由于毒素被肠道吸收入血后,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肾、心、脑等多脏器损害,尤以肝、肾损害为重。所以,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仍应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发生中毒后怎么做?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因此中毒后应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除此之外还要:禁食——如果身体发生不适,要立即停止食用蘑菇。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部引起呕吐。可反复尝试,尽量把胃内的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就医——有人发生中毒后,一起食用过蘑菇的人,无论是否有中毒的症状,都应该就医。留样——妥善保存残留的蘑菇等食品以便医务人员尽快确定中毒原因和对症治疗。
  朱沛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