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耿学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从事木工30多年会有这样的遭遇。2022年4月3日清晨,他如常来到位于长丰县下塘镇的某汽车及零部件20号厂房建筑工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支地基梁底模板,使用手提电锯切割木板。正当他将一块块木板切割摆放好,准备弯腰将电锯放在地上时,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电锯从手里掉落,霎时间右脚感到钻心的疼痛……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诊断为右脚大拇趾指甲及甲床缺失。
在安徽省立医院治疗期间,他听说这种情况可以申请工伤赔偿,一旦申请下来,就可以大大减轻家里的负担。于是,他们拨打了12333人社服务热线,详细咨询了申请工伤的具体问题,得到了肯定答复。于是,在表姐郑梅的帮扶下,耿学江多次到工地上找到木工班组小老板和项目负责人,他们听说要进行工伤认定,愿意拿出5000元私了。迫于无奈他们选择了报警,即便如此,工地依然不愿意给他申请工伤认定。二十多天过去了,耿学江看着自己受伤的右脚,有些灰心丧气。在别人的指点下,他们拨通了长丰县人社局工伤办公室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询问了受伤的细节,介绍了工伤办理流程,并告知了工伤办公室地址,建议他们过来当面了解情况。见面后,让耿学江和郑梅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也记住了工牌上的名字——程小娟。
经过交谈,程小娟了解到耿学江受伤的经过和用人单位的情况,告知他们个人申请工伤需要准备的材料及注意事项,还耐心指导填写工伤申请表。第二天,耿学江和郑梅再次到项目工地盖章,劳务公司和总承包公司拒绝为其盖章。无奈之下他们再次找到程小娟。程小娟认真地把情况听了一遍后,一边安慰他们,一边热心地帮他们想办法,多次帮他们打电话给项目负责人,联系长丰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站,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情况。三个月后,耿学江终于拿到了长丰县质监站的调查报告,收到了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很快被依法认定为工伤。
人社服务无小事。正是有了工伤保险政策的托底,有了像程小娟一样的基层社保服务人员的坚守,像耿学江这样因工受伤的普通农民工才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才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才能对新时代充满着激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