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昔日低洼地如今风景区
中国农民丰收节阜阳市级庆祝活动在阜南县地城镇刘楼村枫栢岗举行
  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阜阳市级庆祝活动在阜南县地城镇刘楼村枫栢岗风景区举行。本次庆祝活动由阜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阜阳市委农办、阜阳市农业农村局和阜南县人民政府承办。如此隆重的盛会选择在这里举行也具有特殊意义——昔日的枫栢岗是杂草丛生的低洼地,每逢强降雨就成沼泽地,当地政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种、养、加、光、电、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如今的枫栢岗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文化旅游风景区。
  十大名优农产品,阜南独占三席
  在本届丰收节庆祝大会上,中共阜阳市委农办、阜阳市农业农村局公布和表彰了阜阳市十大杰出农民、阜阳市十大种粮标兵,阜阳市十大名优农产品、阜阳市十大农机服务组织。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发现,在阜阳市十大名优农产品中,竟然有三个获奖品种出自阜南县,它们是“新村芦蒿”牌芦蒿、“蚌之最”牌橄榄蛏蚌和“郜台田野”牌有机米。阜南县京淮特种水产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艳萍告诉记者,橄榄蛏蚌俗称蚬子,素有“淮河鲍鱼”美誉。近年来,由于橄榄蛏蚌自然资源衰退和橄榄蛏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需要,橄榄蛏蚌市场供应出现断档。为兼顾橄榄蛏蚌种质资源保护和地方特色美食“阜南蚬子”传承,在阜阳市农业农村局、阜南县政府等大力支持下,2018年,阜南县京淮特种水产有限公司联合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攻关,率先突破橄榄蛏蚌全人工繁育和成蚌养殖技术,成为沿淮地区唯一一家具备橄榄蛏蚌育繁推一体化能力的科研示范基地。从野生的“阜南蚬子”到人工养殖的“阜阳市十大名优农产品”,她特别感谢阜南县委、县政府对现代化农业的真心扶持、大力支持。
  种养加光电游,绘出农业新画卷
  在距离庆祝大会不远处,一处处虾田米水田内,沉甸甸的金黄色稻穗随风起伏;一个个现代化养殖场内,肥美的黄氏番鸭正在装车外运;一块块鱼光互补的鱼塘里,成片的光伏板下,成群的鱼儿正在游动;在蜿蜒无际的荷塘栈道上,游客正在踏秋旅游。游客李思慧告诉记者,枫栢岗景区是免费景区,景区大、风景美,她陪着姥姥一家五口人,专门开车从几十公里外的阜阳城区来这里赏秋荷,秋天的荷塘别有一番韵味。阜南县地城镇副镇长郎克柱告诉记者,枫栢岗景区目前有莲藕500亩,每亩产莲子1500斤,除去各种成本,每亩莲藕塘净收入5000多元;鱼光互补基地有500亩,水面发电、水下养鱼,这些鱼到明年春节就能上市,估计每亩可以比原来增加收入4000多元。
  中共阜南县委书记李云川在农民丰收节上致辞说:近年来,阜南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突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用好“水”资源,做足“农”文章,做强“粮”产业,“三农”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县19.7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高质量摘帽,2021年度全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获评“好”的等次,属阜阳市第一;阜南县先后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等荣誉,成功获批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林海生物质天然气项目被新华社《习近平时间》报道,阜南县的“三全”模式在全省推广,《阜南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发挥优势推动多种粮种好粮》获省委书记郑栅洁签批表扬,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的愿景在阜南大地正全面铺开。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洪金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