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守松人”胡晓春:
日夜紧盯迎客松做出不平凡业绩
  3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国宝”迎客松守松人胡晓春将这份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作为迎客松第十九任守松人,日复一日的监测、巡查,迎客松每一寸纹理都印在他的脑海中。近年来,胡晓春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中国好人胡晓春工作室也挂牌成立。
  做耐得住寂寞的守松人
  黄山迎客松旁,有一间6平方米的迎客松保护工作室,这是胡晓春工作的地方。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迎客松日记本》,记录着迎客松的点点滴滴。作为黄山风景区第十九任迎客松守松人,这已经是胡晓春的第84本日记本。
  2006年,胡晓春加入黄山风景区园林局护林防火大队。2011年6月起,他担任迎客松第十九任守松人。守护迎客松11年来,胡晓春每天坚持2小时巡查迎客松一次,每天巡查7次。每个月,他都要在山上待20多天,遇到特殊情况,一两个月不回家是常事。“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做一名守松人,就要耐得住寂寞。”胡晓春说,以前当兵时就是在大山里,工作后来到黄山,他很享受这种身心沉浸在山里的感觉。
  对胡晓春而言,“国宝”迎客松早已是他的家人、朋友,有关迎客松的一切他都了然于心。多年来,他掌握了迎客松日常守护管理体系相关知识,成为景区古树名木保护的“土专家”。不仅如此,他还会为游客做一些有关迎客松的讲解工作,宣传大美黄山。
  这份工作让他无比骄傲
  11年来,胡晓春坚守岗位,与迎客松共同对抗多次极端恶劣天气侵害。特别是2008年初,黄山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冰雪和冻雨灾害。面对险情,胡晓春和同事们靠着肩扛,把一根根结满冰凌的毛竹运上山,完成了对迎客松的全面支撑,帮助迎客松安全度过雪灾。
  “毛竹的韧性强,当树枝受到雪的压力时,毛竹会弯曲;化雪后,树枝重量减轻,毛竹又会自动回弹。”胡晓春说,和其它硬性材料相比,毛竹不会破坏迎客松树体。眼下已到10月,再过一阵子,他又要和同事们准备迎客松冬季应急平台的搭建。
  “守护迎客松,就是守护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这是我的本职工作,让我无比骄傲。”胡晓春说,他对迎客松有很深的情感,愿意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担起守松人的责任。妻子张雪红也十分理解他的工作,“我在家里会把老人和孩子照顾好,把小家庭经营好,解决他的后顾之忧,让他安心地守护迎客松。”
  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业绩
  做好迎客松的保护,靠的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一群人的付出。如今,胡晓春是迎客松守护人A岗,他的同事丁丁、谢决建分别是迎客松守护人B岗、C岗。
  与胡晓春一样,丁丁也是退役军人,“我们都是火箭军,各自的兵种需要相互配合,工作上同样如此。”丁丁说,他应聘的是迎客松守护人B岗,到岗后跟着胡晓春学习,两人不仅是同事,更是师徒。下大雨之前,要在迎客松根部铺上麻袋;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段,需要挖引水槽;下雪时要随时监测雪量……四季交替,不同天气状况下如何保护好迎客松,胡晓春将每一个细节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丁丁。
  不仅如此,胡晓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深深影响着丁丁。“当过兵的人,责任心强、服从性强,而且耐得住寂寞。”丁丁说,当时与他一同入职的人,有的第二天就离开了,像胡晓春这样守了迎客松11年,实属不易。
  “把一件看似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对社会有贡献。”胡晓春说,今年8月13日,当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亲笔回信时,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总书记在回信中肯定了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是对众多扎根在黄山一线工作人员的肯定。”胡晓春说,他将继续守护好“国宝”迎客松,守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