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5版
发布日期:
新安晚报30年大事记
(上接AI04版)
  2004年
  ◎2月1日推出《直面禽流感》报道。疫情发生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回了相关报道,受到读者广泛关注。
  ◎2月10日,本报推出《环城河,我们的河》系列报道,当年2月,合肥市决定对环城河进行清淤,记者抓住这一牵动市民的重大城建事件,邀请专家、学者、市民“点评”,并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清淤行动,共建美好家园。
  ◎3月8日刊发《卫生院倒卖杜冷丁?》,并连续6天刊发追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涡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开展治理,嫌疑人被拘捕,广大读者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5月16日,刊发《血,总是热的》,为“科大学子越洋求助”系列报道开篇,引发强烈反响,并促成安徽骨髓库的建立和运行。
  ◎7月9日,《本报记者将闯“生命禁区”》刊发,随后,作为安徽首位前往可可西里的媒体人,本报记者闯入“生命禁区”。
  ◎10月21日推出《读者关注“人大评议”》,“人大评议厅长”大篇幅报道被普遍叫好。这篇报道的意义,是对人大工作报道领域的一次成功开拓,更重要的是拓宽了普通读者知情权的空间。该报道获得2004年度安徽新闻奖特别奖。
  2005年
  ◎3月1日,本报顺利实现“晚报早出”,出报时间从下午提前到当天早晨,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及时、鲜活。
  ◎4月,本报以《崛起》为主题推出80个版的特别报道,并组织10个城市的市长在合肥举行了“崛起市长论坛”。
  ◎6月10日安徽在京以卖菜为生的农民工杜宝良,因开车在北京同一地点连续违章105次,被交警部门罚款10500元,引起社会关注,被称为“杜宝良现象”。作为家乡媒体,本报全程跟踪报道了杜宝良被罚后交法考试、讨还罚金、递交诉状等一系列行为,报道内容被国内各大网站纷纷转载。
  ◎6月17日,泗县50多名小学生注射了甲肝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本报记者赶赴泗县,率先报道了事情进展。随后,全国各地媒体记者蜂拥而至。此次事件引起卫生部和我省高度重视,相关责任人受到查处。
  ◎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本报在全省各市设立63个签名点,用组织签名的方式纪念抗战胜利。
  ◎8月,组织12名年轻记者到大别山区的贫困家庭采访,推出特别报道《抗争——大别山的贫困生们》,省委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10月12日,本报推出“神六飞天”号外。数万份报纸面市后半小时就被抢购一空。
  ◎12月1日,关注“世界艾滋病日”,本报记者深入我省阜阳,对该市抗击艾滋病的感人事例和艾滋孤儿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全面采访和调查。之后,本报举办“扬起手中的红丝带——阜阳艾滋孤儿合肥行”活动,组织30名孤儿来肥,与热心读者交流,并参观野生动物园等地。
  2006年
  ◎1月19日,本报刊载新闻调查《年关了,这些人在“忙”什么》,报道一些机关、单位及一些同志在年关时“忙”了一些不该忙的事情。1月19日,在本报“关注年关送礼”的报道推出当天,省纪委发出皖纪特急2006年1号明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阅读此篇报道,在春节期间保持廉洁自律。
  ◎3月,针对上海《新民周刊》一篇所谓“揭开皖北小偷村内幕”的文章,本报记者数次暗访,发现《新民周刊》文章内容严重失实,随后推出《质疑新民周刊的一篇报道》等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震动和广泛关注。接着,本报发出《反对地域歧视,告别舆论陋习》的宣言和倡议,得到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的积极响应。《新闻周刊》随后刊文致歉。
  ◎7月,策划推出系列报道《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暑假》,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相异的生活状态,由此组织了极其成功的“新安少年上山下乡”活动。
  ◎8月11日,刊登了本报记者在宁波调查采写的通讯《哭泣的小手》,报道了安徽小学生在宁波市五洲星集团“勤工俭学”,却成为廉价童工,并被限制人身自由。最终,在安徽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努力下,学生们拿到工钱,并安全回家。
  ◎10月,本报举办首届重阳节敬老登高大赛暨“陪父母大蜀山登高”活动。此活动持续多年,至今已举办十五届,成为本报品牌活动之一,受到广大读者欢迎。
  ◎10月9日,在全省率先开辟“情为民所系——与市委书记‘面对面’”专栏,半个多月里连续采访14位市委书记,以平民化视角、全方位地与市委书记们进行了一次“面对面”访谈。
  ◎本报获2005-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媒体100强。
  2007年
  ◎5月7日,本报与省红十字会联合开展“博爱在江淮——阳光天使行动”,成立阳光天使救助基金,累计募集款物折合2100万元。
  ◎6月3日,推出《听证会拒绝媒体采访》,报道了合肥市物价局在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听证会上拒绝媒体采访、拒绝透露消费者代表联系方式的做法受到普遍质疑。报道刊发后反响很大。
  ◎6月,推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别报道《荣归十年》,著名作家金庸欣然应邀题写刊名。
  ◎6月26日,报道高考评卷漏统事件。安徽省2007年高考各批次录取最低分数线公布,文科分数线比各界预想的低10多分,本报当日刊发《文科分数线缘何大跳水》一文,就这一反常现象提出疑问。报道刊发后,引起教育部门重视。当晚,省考试院重新核分后发现,所有文科考生文综科目一道题的成绩被漏统,当年文科分数线被重新划定。该稿获2007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7月下旬,本报与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安徽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推出新安“翱翔计划”大学生助学行动,筹集30万元资助100名当年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重点是灾区学生,同时启动“博爱在江淮助学行动”,架起爱心人士与贫困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掀起公益活动高潮。
  ◎11月26日,本报开始向读者征集“触摸南极”祝福语,随后将部分优秀祝福语和读者签名印在“新安晚报”的旗帜上。本报社旗首次在南极大陆飘扬。
  2008年
  ◎1月,本报推出“雪战动天地”抗击冰雪系列报道,并向社会发出清扫积雪的倡议,为抗击当年的雪灾发扬了媒体的责任担当。
  ◎1月3日,改革开放30年,年广九和他的儿子们因商标使用产生纠纷。聚焦这个家族企业的命运沉浮,本报推出《谁来扛“傻子”这面旗?》,获2008年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
  ◎4月16日至18日,连续3天用近40个版的篇幅推出了大型纪实性主题策划报道《风云三十年》,获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同时得到省委宣传部的高度赞扬,并被安徽人民出版社以《为什么是安徽——安徽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实》为名出版发行。
  ◎4月29日起,本报联合全国13家主流媒体推出“利群阳光助学行动”,面向全省寻找100位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并一次性向每人提供5000元助学金。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本报先后派出10多名记者前往震区采访,并在全省平面媒体中首先推出自己采写的抗震救灾报道。5月13日,本报与省红十字会在合肥联合举行“爱涌巴蜀,情动江淮”大型广场募捐活动,共募集善款1070万元。本报也向四川灾区捐款20多万元。5月23日,本报又推出32个版的特别报道《心手相连——安徽全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纪实》,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记录我省人民参与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6月20日,本报刊发《“杨不管”,我有话要说》,报道了6月12日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两名学生在课堂上发生打斗,其中一名学生被打后口吐白沫,被同学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后死亡一事。令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是,当时正在上地理课的杨老师几乎没有对打斗双方加以制止。本报追踪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此稿获2008年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8月8日,推出奥运特刊,先后派出9名记者采访报道北京奥运会,创下安徽媒体报道体育赛事规模之最。
  ◎9月16日,新安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9月下旬,推出“见证神七”策划,派记者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采访报道。
  ◎12月5日,《一声道歉怎解供暖尴尬》报道合肥供暖开始第一天,供暖又出现延迟。供暖事关民生,本报记者追问一系列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12月20日,新安晚报荣获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十大晚报”品牌称号。
  2009年
  ◎3月到10月,本报推出国庆60周年特别报道,联合全国30多个报网媒体推出《中国红:1949》,随后又推出“重走英雄路”“空中看安徽”等报道。
  ◎8月8日,合肥市长江中路四牌楼地下人行通道施工区发生塌陷事故,本报独家专访时任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结合大建设,针对一些质疑及时传递政府声音。
  ◎8月至9月,推出“记者进社区”策划,报社领导和社区记者在合肥深入社区,与社区居民座谈,零距离倾听读者心声,表明本报越来越重视社区这个新闻事件的多发地。
  ◎10月,在第三届中国报业创新(上海)峰会上。本报以前卫创新理念和在本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多、影响力最为广泛的骄人业绩,与新民晚报、北京晚报等同时荣获晚报类“2009中国报业创新奖”。
  ◎11月,经本报策划推动,安徽11名教授给教育部长发出《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公开信,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及全国数百个媒体和网站相继转载报道,多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学者参与展开了一场有关教育政策改革的全国性大讨论,教育部对此“一直关注”,并给予积极回应。
  ◎11月3日,本报推出重磅报道《市民三问“交通龙卡”》,驾驶员统一办“交通龙卡”遭质疑,其收费标准及处罚依据也成焦点,有关部门随后取消了这项政策。此稿获2009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下转AI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