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全国人民的心都飞向了汶川。倒塌的学校、民房,废墟中的老人、孩子,几千里外的每一次余震,也牵动着江淮儿女的心。
这一刻,川皖两兄弟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安徽的优秀医生出发了,消防战士也上路……源源不断的爱心涌向了汶川。
“我们都是汶川人!”在地震发生后,本报先后派出10余名记者抵达震区,并在全省平面媒体中率先推出由本报记者采写的抗震救灾报道。
2008年5月23日,本报又推出32个版的特别报道:《心手相连——安徽全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纪实》,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记录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营造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社会氛围,履行一个主流媒体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汶川地震过去一年、两年、三年,但安徽人并没有忘记四川兄弟姐妹经历的伤痛与感动。
2009年5月12日当天,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在映秀举行,本报成为当天惟一派记者抵达映秀镇的安徽媒体。一批批物资善款,从安徽运往四川;一位位四川伤员在安徽治愈;一个个援建项目,在废墟上崛起,上面刻着两省人民相连的血脉。
此后两年,本报记者又先后两次来到汶川,重访当年地震重灾区,记录三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见证震区人民创造的奇迹。
每一次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新安晚报从不曾缺席。2010年玉树地震,2200多名同胞遇难,数十万人生活遇困。一时间,举国上下心在颤抖,所有国人情牵玉树。4月21日,玉树哀悼日。为那曾经存在过的2000多个生命,国旗半降,公共娱乐活动停止。本报封面以6个大字——“悼玉碎祈树青”,遥寄哀思,悼念亡灵。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我们坚信,格桑花会再次在玉树绽放。
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房屋倒塌,道路塌方,人员被困,一时之间,“泸定”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救援力量与物资也齐齐涌向了泸定。
本报第一时间派出3名年轻记者奔赴灾区,在道路阻断后,勇敢地与消防队员徒步走进震中,从现场发回鲜活救援报道,展现救援力量,见证人性温暖。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篇篇深情的文章,都凝聚着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与编辑的心血。我们报、网、微、端联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展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弘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新时代抗震救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