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徽州臭鳜鱼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但笔者要说的是一个与目前流传的各种说法不一样的版本,是一个源自古徽州的真实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古徽州,一位来自长江边的徽州知府爱吃鳜鱼,他叫他的厨子——当时称作伙夫——弄条鳜鱼尝尝。伙夫当时就蒙了,回知府道,我们徽州可不产鳜鱼啊!知府说,徽州没有,不能到长江边去买吗!
伙夫领命,便找那位天天送柴的朋友,一位挑夫,叫他到长江边去买鱼。这位挑夫说,我只会在山上砍柴、挑柴,我从没挑过鱼啊。再说,长江离徽州这么远,鱼离水就死,挑回来也是死鱼、臭鱼,不能吃啊!
伙夫对挑夫朋友说,官老爷要吃鱼,我弄不出鱼就是我没有本事,路是远,我给你两个水桶,你把鱼装到水桶里,不就行了吗!
挑夫为了给伙夫朋友帮忙,便挑着两个水桶,到长江边去买鱼。他买了两水桶鱼,挑着往徽州赶,他紧走慢走,跑一趟也要六七天。不用说,他挑的鱼在半路上就死掉了。
挑夫回来时垂头丧气,伙夫急得是唉声叹气。可这位伙夫不死心,他一心想完成知府交代的任务。有一天突然想起,盐可以解决保鲜的问题,于是,他又兴冲冲地找到挑夫,叫他用洒盐水保鲜的方法,再去挑一趟鱼。
这一次,挑夫又把鱼挑回来了,可一闻还是有股臭味,伙夫想,死鱼当作活鱼试,我烧烧试试看。结果烧出来一尝,自我感觉还不错。于是,伙夫又用心烧了一份鱼,端给知府尝。
知府用筷子夹了一块鱼,送到鼻子前闻了闻,然后咬了一口,细细品尝。知府咂着嘴说:嗯,闻起来臭!伙夫一听,吓了一大跳,生怕大老爷要熊他。可知府接着又说:不过嘛,吃起来香!伙夫一听,这提起来的心才放了下来。
知府当时十分高兴,拍着伙夫的肩膀说,好,好,我吃到家乡的鳜鱼了。他沉思了一下又说道:你这种烧法跟我老家的烧法不一样,闻着臭,吃着香,就叫臭鳜鱼吧!
接下来,这位知府招待客人时,就夸说臭鳜鱼好吃。一来二去,臭鳜鱼的运输保鲜方法、腌制方法,烹饪方法,和其特殊的味道,就传播开来了。
这就是徽州臭鳜鱼的真实起源,一位挑夫用他的扁担,一位伙夫用他的手艺,一位知府用他的嘴巴,这三个人共同创造了徽州臭鳜鱼的传奇。佘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