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克文
“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静待花开,不是无所作为的甩手等待,而是对花事规律的把握,以及符合花事的施肥浇灌、剪枝修叶。若以此类比教育,“静待花开”不是对受教育者“佛系”的放手,而是对教育哲学深刻理解后处理育人问题的从容状态,是对教育方法运用的得心应手与游刃有余。
读完吴友邦先生的《静待花开》一书,我深切感受到这份“教育从容”。这本书虽是写给家长的,但对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都有一定的启发。我们把分数当作学生的“命根”,也当作自己带班的至高追求。于是面对学困生,少了一份包容,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期待,多了一份焦虑。面对纷繁的教育现象不去深度思考,面对一个个育人问题凭经验和惯性去处理。搞教育却不问教育的本质,从事教育却干着违背教育原则的事。
人的成材与成长受遗传、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生命在诸多因素作用下,将来哪怕再普通,总会呈现出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记住,远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班主任有了这样的人才观,才能很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执此信念,班主任就不会成为“内卷”的推手,而会成为“双减”的拥趸者和践行者。
懂得教育还表现在对“五育”关系的理解。德智体美劳“并举”也好,“融合”也好,换用熟语来表达便是通情达理、文武双全、劳逸结合。通情达理指的是情感教育和德育,文武双全指向智育和体育,而劳逸结合对应劳育和美育。当用这三个词语去评价人时,就不难理解,偏废一“育”或突出一“育”,都会造成素质的缺失或失衡。《静待花开》始终贯穿着全面的育人观,家长应该如此,班主任更不能让狭隘的育人观左右。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育人观,才会找到百花齐放的方法。“‘技巧’只是相对而言,‘适合’才是真正的‘技巧’。”书中所提供的家庭教育方法,始终循着“问题——分析——判定——行动”的教育过程,术在道中。这种教育思维,是我们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以问题为导向,按照教育原理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形成正确的判断,然后找到恰当的方法,进行干预和引导。没有冷静的思考,就没有入心的教育;没有科学的教育思维,就没有有效的教育。
有人说,“懂得”比“爱”重要。建立在“懂得”基础上的“爱”,是精于职业的表现,也是班主任专业化的要求。教育的从容来自对教育的懂得,愿每位家长、每位班主任在“神兽”面前因具备几分“魔力”而变得“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