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当田间地头有了“职业经理人”
“乡村CEO”带来哪些变化?
  2022年,定远县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推动全县成立了15家“强村富民”公司,注册资金5000多万元。这些公司探索乡村运营发展路径,形成了合营入股、农业托管、村村联合以及乡村职业经理人等多种经营模式。“目前,15家公司大部分都聘任了乡村CEO,结合本地实际,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探索实体化经营。”定远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周文军告诉记者。乡村CEO,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在试水的定远县,其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正在显现。
  影响:助力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
  3月2日,在定远县农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注塑车间内,48岁的郑大姐正在低头忙活着。“老公在旁边一家公司上班,尽管工资不算高,但是都在家门口,能照顾到家。”郑大姐告诉记者,大儿子已经出来工作了,二儿子目前在市里上高中。不用外出打工,收入也算可以,在当地,农兴员工已经是一个体面的职业。
  每到节假日,瓜蒌部落迎来大批游客采摘瓜蒌、住宿、拍照打卡,旅游生意红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吸引附近村子里的不少村民来摆摊设点,销售当地土特产,带动就业增加收入。
  来自定远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办公室的数据表明,2022年,定远县经营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为120个,占比55.05%,比2021年新增60个;超100万元的村有50个,占比22.94%,比2021年新增35个。
  成立公司后,在发展模式和路径上会不会形成不良竞争呢?周文军介绍,当地根据每个地方的特点实行差异化发展,已经总结提炼诸如西卅店镇瓜蒌部落、朱湾镇农业托管、吴圩镇“玉米小镇”等一批新业态乡村产业项目案例,逐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
  筹划:新一轮招聘拟对学历提要求
  一直参与此事的定远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范永生向记者表示,“我们是在摸索中前行。刚开始,我们怕留不住人,选聘CEO主要面对的是对当地情况熟悉,有实践经验又干出一定成绩的人。”在他印象中,请进来后,环境、待遇能不能留住人,是当时的一大顾虑。
  当地此前聘任的15名乡村CEO,身份构成主要是离任村干部、返乡创业能人、村企合伙人等。“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人,基本上还是属于内循环。”就待遇来看,为一村一策、一企一策。
  如今,尝到甜头的当地政府,准备把步子迈大一些,已在谋划新一轮乡村CEO的招聘工作。在当地初步拟定的《关于选育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建议方案》中,农村职业经理人的薪酬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基本工资由所在公司按月发放,绩效工资由所在公司根据事先制订的考核办法及考核结果在年底一次性发放。在招聘条件上,要求学历大中专以上,具备相应的从业经验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