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10:00,引江济淮金寨南路桥放行通车。
6月20日上午10:00,随着车辆接连驶入,引江济淮金寨南路桥正式放行通车。作为肥西县上派镇通往
合肥主城区的重要跨河通道,放行后将有效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极大方便群众出行。当天上午10:00,为配合引江济淮金寨南路桥放行,金寨路(方兴大道-望水路)快速化改造主线高架桥及匝道也正式放行通车,市区前往肥西方向道路更加通畅。
引江济淮金寨南路桥放行
“引江济淮工程供水范围涉及皖、豫两省15市55县(市、区),总面积7.06万平方公里,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其中安徽省境内587.4公里。”引江济淮肥西监管处副处长宋诚介绍,引江济淮工程等别为I等,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大段。而引江济淮金寨南路桥工程位于江淮沟通段K18+186位置处,是肥西县上派镇通往合肥主城区的重要过河通道。
“随着引江济淮金寨南路桥今天上午10:00正式放行,引江济淮工程肥西城区段8座改建的市政桥梁全部实现通车,将有效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极大方便群众出行。”宋诚介绍,因与金寨南路桥相邻的金寨路高架南延工程5标段正在施工,金寨南路桥江淮大道以南目前暂不具备放行条件,本次放行范围为金寨南路桥A、B匝道桥,主桥两侧慢车道及行人及非机动车坡道桥。
据悉,金寨南路老桥于2010年建成通车。因桥梁净空、净宽不满足Ⅱ级航道通航要求,需要进行拆除重建。现状桥梁主桥按双向10车道设计,为城市快速路,主线桥桥梁全长333米,辅道桥桥梁长210米。桥面快速系统设计时速为80公里,地面辅道及匝道设计时速40公里。高架与地面快速路采用3.5米车道+3.75米车道+3.75米车道组合,地面辅道采用3.5米车道。
为实现主桥与现状江淮大道的交通转换,桥梁跨江淮大道两侧各设置一条匝道与江淮大道相接,车辆可通过A匝道上桥,桥面车辆通过B匝道下桥。
记者在现场看到,金寨南路桥双“A”型主塔高112米,系肥西城区“第一塔”。桥塔、斜拉索像张开的帆,充满张力,其独特的造型设计以及景观上的标志性意义符合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
相邻高架及匝道同时通车
当天上午10:00,为配合引江济淮金寨南路桥放行,同步放行通车的还有金寨路(方兴大道-望水路)快速化改造主线高架桥及匝道。作为合肥第一条高架,金寨路向南延伸,延展的是城市发展的梦想。
“金寨路(方兴大道-望水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北起方兴大道,向南依次途经天海路、云谷路、卫星巷,与引江济淮运河桥顺接,道路全长2.52公里,规划红线宽70米。”合肥市重点局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贾仁波介绍,主线高架桥全长1.81公里,过方兴大道往南主线开始起桥,跨过天海路、云谷路后顺接江淮运河桥工程范围。
该项目在天海路北侧设置一对上下匝道,方便与相交的方兴大道的车辆进行交通转换。增加一对地面出入口,服务于金寨路(方兴大道-云谷路)两侧的居民。云谷路南与引江济淮运河桥连接段设置一对上下匝道,服务派河南北两侧的居民。
金寨路(方兴大道-望水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高架桥通车后,将从方兴大道开始直接跨越紫石路、云谷路顺接引江济淮运河桥,合肥向南的交通将更加畅通。作为市区与肥西县的快速连接通道,合肥城市快速路网更加完善,对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提高通行效率,改善南部投资环境,提升土地利用开发价值有重要意义。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殷志强徐琪琪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