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19版
发布日期:
用“书法+”点亮童年梦想
合肥市关井小学探索“书法+”特色育人之路






  合肥市关井小学是一所有着73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特色发展和办学品质提升,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书法为突破口,确立了“书润童慧 正字立人”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让学生全面而有特长发展”的培养目标,探索“合格+特长”办学路径,打造以“书法+”为特色的优质品牌教育,形成了“书法搭台,各科唱戏”的育人模式,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内涵,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
  建立“书法+”“三全”育人范式
  “以书养童慧,以字润童心,用笔绘童趣,行墨立童志。”在合肥市关井小学校长周朝晖看来,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尚美情怀,还能培养学生坚韧意志、匠心操守和超越精神,更能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自2021年起,学校正式提出了“书法+”课程综合育人模式,建立书法+“全境浸润”“全科助学”“全域协同”的“三全”育人体系,通过打造书法特色项目,深入推进书法课程、书法德育、书法美育、书法实践等书法教学改革探索,提升办学品牌,落实五育融合,实现“正字立人”的育人目标。
  学校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与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书法教育合作机制,成立书法教育实践基地,聘请专业教师到学校授课,提高师生的整体书法教学水平。学校还专程前往南京市玄武区考察,学习书法特色办学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练就一手好字,让书法成为他们陪伴终身的好习惯,在传统文化的墨香浸润中静心养性。”周朝晖说。目前,学校形成了书法育人“五个一”活动来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感与荣誉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据介绍,目前,学校已经成为合肥市第三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申报项目:书法)、新站区中小学特色发展专项行动第一批实施项目学校(申报项目:书法+)、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书法教育实践基地。同时,学校还筹划成立美育中心,将书法、音乐、美术等教师队伍进行整合,探讨“大美育”课程建构,提升师资整体素质。
  营造“书法+”特色育人环境
  学校立足以美立校、以美施教、以美育人三个层面,依托“两院三回廊”的建筑特点,突出“井文化”内涵元素,从校名之“井”实现校内生“景”、校内有“境”的办学品质飞跃。
  周朝晖介绍,打造充满书香、墨香气息的校园“一路八景”,“墨香路”“垂露井”“牵丝园”等人文景点点缀其中,构成了校园“一路八景”的“书法+珍珠链课程”,形成育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大美生长环境。漫步校园,碧绿的金桂、高大的玉兰,绿树掩映、鸟鸣花香,墨香元素随处可见。师生办公室、教室和展示区随处可见的书法作品,每一幅都别有韵味。学校正在建设书画长廊,除了展示书法名家的作品和介绍外,围绕立德树人的“正”字展已在筹划布展,它将成为学生课余培养书法兴趣、探讨书画技艺的好地方。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学校实施书法传承项目校园文化和书法育人投入已达26.38万元。
   实施“书法+”融合特色课程
  学校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特色化、校本化地实施美育,以书法教育为突破口,践行“书法育人”,在课程中延展到所有学科、范围上覆盖所有场域,构建“书法+”特色课程体系,实现从此“+”到彼“家”的升华,为师生搭建了立足核心素养、促进个性发展、彰显学校美育特色的全过程育人时空,有效推进学校融合育人目标的实现。
  书法课程的开设,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感受、体验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师生在学习中共同成长。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和儿童特点开展硬笔和软笔书法教学,培养了孩子的书法爱好,锻炼了孩子的美好品德。在2022年全国“致敬英雄”书画比赛中,获金银铜奖项达36人次,在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中获新站区师生软硬笔一二三等奖达8人次,其中一等奖达2人次。
  学校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元素组织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书法展演和比赛,形成“书法名家进校园”“春联送社区”“笔墨丹青社”“双香绽放读书节”“我们的节日书写大赛”等特色创意活动。学校还积极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将书法融入经典诵读和剪纸艺术当中,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今年5月,学校组织“妙剪生花”剪纸社团参加了在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举办的美育成果展,既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内容,也让孩子感受到剪纸非遗的魅力。
  “书法+”特色教育的坚守,为学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书法+”教育实践,让孩子们在书香墨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健康快乐成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