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乃成,乃成
□南陵 罗光成
  大约2001年10月前后吧。
  其时,已记不清什么缘由,乃成、象斌,我们聚在了一起。
  肯定我是联络人。乃成与我熟,象斌与我熟,乃成与象斌此前不熟。
  想一想,可能是,乃成向我约稿,或来县里采风;又或者,乃成欲寻一家有意向的单位,联办个笔会之类的文艺活动;再或者,象斌写了新美文,或文心突发,想与文朋诗友们分享,稀释些平日的乱耳丝竹劳形案牍,于是让我请上乃成,或正巧乃成来了县里。
  应该就是这些可能。反正结果就是,乃成、象斌,我们聚在了一起。
  那次相聚,说了些什么,看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早已模糊淡忘。只记得在家发小镇一家临街的房子,众人临窗而座,清茶沁脾,文意绕梁。大家天上地下,坊间庙堂,新闻旧事,海阔天空。窗外秋阳煦煦,室内快意融融。乃成披发及颈,乌亮,微卷,艺术气质不言自现。他脊梁挺直,温和端坐,偶尔用手扶一扶眼镜,说得少,笑得多,相比略静,但却静得相宜,静得恰到好处,静得有礼有节,静得表理协谐。笑也不是那种前俯后仰的高声大笑,而是有节制不带夸张的呵呵的笑,且笑得真诚,笑得斯文,笑得与人为善,笑得谦恭三分。这次相聚,象斌与乃成,性情相辅,张驰有顾,彼此互照,一握恨晚。
  与乃成的相识相交,起于何时,现在也没个确切的记忆了。想来是某个笔会,或《明天》或《芜湖文艺》的作者座谈会上。这么说,乃成与我的相识,应该始于对作者名字的知晓。乃成做《大江》《明天》《芜湖文艺》《七彩帆》美编、副主编、主编,亲自或从编辑之间,获知本土作者的信息,想来是件很自然的事情。那时网络通讯还没兴起,编辑与作者之间,书信与电话是沟通的常态。记忆中每次乃成写信或电话向我约稿,我都是认真地写,细致地改,想使作品多一些新意。乃成是美术名家,也很有文学眼光,但他从不自诩,低调得甚至有些腼腆。我们电话或遇到一起时,他说得最多,而且几乎每次都会说的就是:“你的文章写得好,很有思想,有个性,编你的稿子最轻松,一个字一个标点都不要动的,实在是种享受”,末了,往往还会加上一句:“我们编辑部都喜欢看你的稿子”。那时年轻,很喜欢听乃成对我这样的评价,特别是人多的场合,真是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尽管我心知,文无定法,文无止境,乃成的夸奖,既是出于他本心的表达,更多还是带有鼓励的成分,但我还是爱听。
  乃成身材颀伟,一米八多的个头,瓜子脸,有些女子的清秀。黝黑健康的肤色,上唇一抹短髭,又有美男子的伟气。他话语不多,人聚一起,不插话,不抢话,不在言语上争高低,不在口舌上抢风头,对艺术怀有赤子之情。他在报刊开设漫画专栏,一开就是十多年。每次送文艺下乡,他都铆足精神,埋头作画。别人叫他歇歇,他口中呵呵几声,继续。画了一张又一张,都被围观的村民兴高采烈地拿了去。直到时间实在不早,村民也要回家烧饭了,组织者一遍遍招呼大家上车返程了,乃成才脸上泛起愧意的腼腆,对着村民拱拱手:对不起,对不起,下次若来,争取多画些。
  乃成的艺品与人品,是相互映衬的统一。讲话说事,直达其旨;行止为人,不打诳语。与他相交相处,春风闲云,如兰之馨,像日月星光一样自然,像清风山泉一般通透。每当基层有文艺活动的需要,只需一个电话,一个微信,乃成总是放下手头事情,立即为我们组织人马,全力支持。每每这时,我基本都是毫不隐讳地直接要求:“请的人人品要好,人品第一,艺术第二哦。”乃成总在电话那头呵呵着:好好,放心。然后活动现场一见,果然如乃成所说。我在镇里工作的时候,乃成曾带着市里一班书画家,坐车过来,寒风中为群众书写春联,画赠福娃,在当年简陋的镇食堂里,几个简单的下饭小菜,乃成乐乐呵呵,随行的文艺家也都乐乐呵呵。
  去年6月前后,县里举办廉政书画笔会,乃成又按我微信上要求的“人品要好”,带队前来助阵。那次,乃成以他一贯的作风,弓腰弯背,默默创作,从上午到下午,近十个小时,唯一休息的方式,就是直直腰,捶捶背,呡口茶。那一次,乃成精心创作了好几幅廉政主题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后来都被装裱,挂在了机关办公楼道的墙上,成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道风景。
  3月15日晚,乃成给我发微信,是个28秒的小视频,“芜湖市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工作年会”。乃成是芜湖市艺术研究院的院长,去年该开的年会,因故现在终于开起来了,心情愉悦,可想而知。
  半月前,我还在想,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县域文旅,可以在乡村逐步建立一批文艺名家工作室。等有时间,请乃成邀约几位德艺双馨的文艺界朋友,坐坐,聊聊,听听他们的金点子,好意见。
  没想到,那次廉政笔会,是乃成最后一次带人来县里的笔会。
  没想到,那晚视频发送,是乃成与我最后一次微信互动交流。
  拟想中的文艺名家工作室,即使建立,也永远不会有乃成入驻了……
  6月4日的下午,我坐在沙发上,打开微信,一幅黑白照片带文字的截图,小小的,但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心:乃成!点开放大,不错,是乃成!是乃成!!“芜湖市文艺界知名人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内著名画家张乃成先生,于6月2日下午3时许突发心脏病在芜湖去世,享年79岁。”
  头脑一片空朦,心里喟然一声长叹:一位师友,一位仁兄,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就这样,突然走了,走了……
  忽然就想起了遥处的象斌。因为象斌和乃成也曾是气味相投的朋友,人的气味一旦相投,时空是很难改变的,相隔多久,大概还是会惺惺相惜的。
  晚上,有人在群里放起了河灯。河灯由近及远,S型延展。点点烛光,犹如星星跌落的音符,向着时光的背面,汨汨缭绕,氤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