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记者从安徽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小麦自5月25日由南向北陆续上市后,收购市场平稳有序。截至7月2日,全社会入统企业收购小麦393万吨,占预计收购量44%。全省三等小麦平均收购价格由开秤时的1.25元/斤,持续上涨到1.35元/斤,每斤价格提高1毛钱左右。
夏粮收购仓容资金充足
据悉,夏粮上市前,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制定《2023年夏粮收购应对预案》,成立夏粮收购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充实夏粮收购工作力量。全省准备收购仓容超1805万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容1005万吨),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准备收购资金200亿元,夏粮收购的仓容、资金充足。
为妥善处置受损粮食,安徽省建立省市县三级临时收储机制,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实行“日报告”制度,及时掌握萌动、发芽等不完善粒超标小麦数量、分布和市场价格情况。督促各地在做好达标小麦收储的同时,鼓励加工企业调整生产工艺,收购萌动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小麦。支持饲料、养殖企业积极入市收购芽麦,有效解决不能进入口粮市场的芽麦出路问题。
各地粮食管理部门按照要求向社会公布31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方便农民就近选择烘干服务,帮助农户解决收获小麦水分高容易发芽的问题。
收购任务已完成近半
截至7月2日,安徽全社会入统企业收购小麦393万吨,占预计收购量44%。全省三等小麦平均收购价格由开秤时的1.25元/斤,持续上涨到1.35元/斤,每斤价格提高1毛钱左右。
据悉,今年安徽省部分地区小麦虽然不完善粒超标,但真菌霉素等卫生指标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芽麦蛋白质含量较高但价格较低,饲料企业收购芽麦作为生产原料的积极性高,芽麦收购价格持续上涨,目前达到1.28元/斤。
此外,安徽省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同时江西、湖北、河南、陕西、浙江等省部分粮库、加工企业来皖采购小麦,市场购销活力大大提升。据统计,今年全省参与夏粮收购企业达1190家,较去年增加25家。其中,国有粮食收储企业327家、粮食贸易企业163家、粮食加工转化企业700家。
今年收购量将达900万吨
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曹越方介绍,今年国家继续在小麦、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23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7元,早籼稻(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26元。
“今年安徽省小麦旺季集中收购量将达到900万吨,为帮助群众售粮服务企业收粮,重点采取多重措施。”曹越方表示,他们要求收购库点做到价格上墙、标准上榜、样品上台,做好咨询讲解、接卸引导、账款清算等工作,让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印制“明白卡”、设立休息室、开放茶水间,保障粮农卖“暖心粮”。
同时,该局发挥产后服务体系项目作用,积极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据统计,全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已烘干粮食超36万吨。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实习生郑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