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街谈巷议】
公交停运无力恢复,政府负有兜底责任
  近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咨询:河北省保定市停运的公交线路是否还有望恢复,如果恢复要等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购买新公交车?保定市公交公司回复称:公交客运量骤降,公交运营收入不足正常经营的30%,公交公司经营资金异常紧张,同时首批购置的纯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已超出质保期限,被迫全部退出运营,公交运力受到严重影响。以公交目前经营状况,暂无力恢复包括18路在内的临时停运线路运营。(7月9日澎湃新闻)
  事实上,保定公交不是第一次停运,全国也不仅只有保定公交停运,河南平顶山、河南郸城、河南商丘、湖南耒阳、广东博罗、辽宁建昌等地都发生过公交停运事件。不过,像保定这样千万人口的城市公交大面积停运的事情尚不多见。千万人口城市数十条公交线路停运且无力恢复,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无疑是比较大的。
  在商言商,公交客运量骤降,公交公司经营困难,再加上首批购置的纯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已超出质保期限,公交公司无钱购买新车或者更换电池,政府又不给补贴,公交公司关停部分公交路线,并非不可理解。
  广大乘客叫苦,公交公司委屈,化解公交停运危机到底路在何方?虽说提高票价是一种选择,但是化解公交停运危机,提高票价是下下策。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制定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明确指出: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必须实行低票价政策。公交提价显然与这样的规定相悖。再说,如果公交票价太高没人坐了,也失去了公交提价的意义。
  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地方政府显然不能简单地把公交公司界定为经营性企业。
  因此,公交停运,既提醒公交经营者追求经济效益时要谨记社会责任,也考验着政府的执政智慧和责任担当,提醒政府不能把公交推向市场,放手让公交经营者与乘客博弈,听任公交公司摆烂,随意停运公交影响市民出行。由于公交行业具有公益功能,政府就要为方便市民出行,为公交优先提供制度兜底。何况,公交设施本身是花纳税人的钱投资建设的,以实际行动回馈纳税人是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从长远来看,低票价公交支出的是公益成本,其社会价值不可低估。
  总之,公交停运不是公交公司的内部事务,当地政府不能任由公交路线大面积停运影响市民出行,而要体现责任担当,一方面要做好协调工作,督促公交公司尽到社会责任,需要恢复的公交路线一条都不能少;另一方面要在认真调研、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给予公交公司财政补贴与政策扶持,调动公交公司的工作积极性,恢复停运的公交路线,为广大乘客营造便捷的公交环境,维护政府的公信形象。□叶祝颐